孩子外傷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總想去探索身邊的事物,由于感知和覺悟尚未達到成人水平,缺乏自我保護的的意識和能力,稍有不慎,幼嫩的肌膚就會容易遭遇外傷。所以,家長掌握一些必備的應急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骨折。一方面是骨頭的損傷,另一方面是關節(jié)的損傷。如果不是外界突然的沖擊的話,孩子的骨折可能是一些輕質(zhì)的骨折或者錯位,且孩子的骨較柔軟,決定了家長對孩子處理中的一些要點。一種骨折是閉合的,傷口在里面,皮膚跟粘膜是完整的,這時候一般會做固定、到醫(yī)院做X光,一種骨折是開放的,傷口表面的皮膚跟粘膜已破損的,避免感染家長要在固定前清理傷口,再到醫(yī)院做手術或復位。脫臼也是很常見的,例如鷹嘴處、肩關節(jié)的脫位,除了提醒處理方面,還建議到醫(yī)院,通過局部麻醉進行復位。
其次是灼傷。一類是燙傷,另一類是燒傷。一般是高溫的水、油、熱氣,或者是一些高溫的儀器,如電熱水壺、電熱爐等,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首先是降溫,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如果衣服粘上了或者起火了,由于纖維燒著后容易黏在一塊,貼著皮膚,盡快把衣服脫開,脫離熱源,不要用硬力,掀不開衣服的話就要用冷水一起沖,或者冰敷,再去到醫(yī)院處理。很多人認為用醬油、牙膏可以緩解患處痛處,其實不是的,這樣做容易激發(fā)感染,而關鍵是要把熱量帶走。如果有明顯的創(chuàng)面,可以找一些干凈的被單或其他柔軟的布料,把孩子包裹起來,再送醫(yī)院。
孩子出現(xiàn)外傷,家長一定要小心呵護,避免傷口感染和留疤。平時多向醫(yī)生和專家學習一些孩子外傷的處理方法,對家長來說尤為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安全方面的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