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被大人逗哭是否不好?
2020-04-08
1.2w閱讀

很多上一輩的人和不會跟孩子打交道又想跟孩子玩的人也愛學著上一輩干這號事,我不明白樂趣在哪,但是他們樂在其中,孩子一哭還哈哈笑說:「這么小氣啊」。
有一次,我和孩子到外面和親戚吃飯,當時爸爸不在場,然后親戚突然莫名其妙問我孩子「你爸爸呢?」我孩子說「在工作?!拐l知對方說「他不是在工作,他是不要你了?!谷缓笪液⒆赢攬鲅廴图t了,還沒等我開口,我孩子就先回口了「不對,他是喜歡我的」。我當即說「說得好!」
這種事情孩子或多或少情緒上會受到影響。但是人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誰不會伴隨各種傷害?不可能做到真空保護的。我理解你的心情,就象第一次孩子從床上摔下來那一下的聲音對父母的沖擊力一樣。我們總是希望他是「一塵不染」的。
不過打從出生呼吸到人類的空氣開始,孩子便要開始接受各種傷害,這種低級趣味的傷害也只是其中一種,而且仔細想想,為人父母的我們在這漫長的一生中因為錯誤的讀解孩子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會少嗎?因此,心放寬一點,孩子雖小,但不等于脆弱到不能接受任何有損「身心健康」的事情。
做父母這時候唯一能做的是擺明態(tài)度,不要礙于情面而當面任由那些低級趣味的人來蹂躪你的孩子,最可惡是還要參與其中跟他們一起尷尬的笑,想就這樣敷衍過去了,后面這個做法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接受不了就把孩子抱走,過分了給他們臉色看也是必要的。孩子不會說你自己還可以替孩子還嘴。等到孩子長大一點之后,還可以與他溝通該如何面對這種低級趣味。總之該做的做了,剩下的時間就不要用來糾結孩子的「童年陰影」了。
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當然不會有身心完全健康的人一回事。為什么會不健康?醫(yī)院的針頭,難吃的蔬菜,父母跟別人的吵架等等都會造成所謂的影響,與其心疼,不如學會慢慢「放手」。
相關推薦

曾成英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主治醫(yī)師

黎燕霞
廣州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