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父母要好好陪孩子

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最快樂——這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切身體會。但朝九晚五搏殺職場的父母們,卻往往迫于競爭的壓力,無法享受快樂的親子時間。好不容易等到六一兒童節(jié),不少父母還是因為要上班,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其實,陪伴孩子,又何須等到兒童節(jié)呢?稱職的父母,應該懂得忙里偷閑去陪伴孩子。如果你能抽點時間好好陪孩子玩一天,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獲得的將是意想不到的幸福和滿足,與孩子在一起的那份親情,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
習慣分離
媽媽 許文,32歲,公司營銷經(jīng)理
兒子 李達,7歲,小學一年級學生
達達是在4歲還差6個月的時候,離開我們到廣州的外公外婆家里住的。因為我和他爸爸都是搞營銷的,每天東南西北滿天飛,根本無法照顧他。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年暑假,我們請假一個月,到外公外婆家去接他的情景。達達那時候還不到5歲,見了我們沒哭也沒鬧,只是沉默地睜著大大的眼睛,打量著陌生的爸爸媽媽,在回老家的車上,他也沒怎么說話,表現(xiàn)出這個年紀的孩子少有的憂郁和乖巧。他爸爸夸他說,你看,多乖的達達,媽媽講過道理,他就懂了。但是,我從達達的眼神里看出,他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惶恐和焦慮,父母的職場生活讓他過早地體味了分離。
外公外婆告訴我,達達和我妹妹(達達的小姨)特別親,因為妹妹和妹夫總是在周末的時候,抽空奔波來回40多公里回外公外婆那里去看他。雖然外公外婆照顧他無微不至,但我妹妹還是希望能用父母與小孩相處的游戲方式,彌補一下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缺憾。達達在這個時候,總把妹妹和妹夫假想成自己的爸爸媽媽,我有時給達達打電話,他也會很開心地說:我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但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還是會躺在床上無聲地流淚,告訴外公外婆他想媽媽。父母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我會淚流滿面,因為無論是誰都代替不了父母親對孩子的親子之愛。
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來我妹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妹妹的小女兒爭風吃醋,看到她爸爸媽媽與達達哥哥親熱,就會過來把自己的父母搶回去,而達達呢,也會乘小妹妹不注意的時候,到小姨身上去蹭一會兒。
每年的夏天,達達都有一段快樂時光,因為每年的暑假我們都安排一個月的休假陪他。每次相聚,我們都會給他照好多的相片,并讓他自己動手放進相冊,告訴他,平時想我們的時候,就翻開看一看。
分離的日子里,我們交流的方式就是每周一次的電話。在電話里,達達會把他的生活、學習等等向我們匯報,不過,他從來是報喜不報憂,像在學校里被小朋友欺負了、感冒發(fā)燒了之類的事情,他是不會告訴我們的,因為外婆告訴過他,說這些話,爸爸媽媽會擔心。
我們對達達的愛,在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只能是精神上的,雖然我常常會買許多達達需要的東西寄回去,但在很多突發(fā)時刻,安慰孩子的事,也只能無奈地請他小姨或外公外婆代辦了。今年五一節(jié),我電告妹妹,達達的電子表丟了,他很傷心,讓妹妹給他買一塊,就說是他表現(xiàn)好獎勵他的。
前幾天,我打電話告訴達達,說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爭取回去休假,問他想要什么禮物。他說他需要在晚上做夢的時候先想一下。第二天晚上,他主動打電話告訴我們,說他雖然已經(jīng)習慣了分離,但他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在六一兒童節(jié)陪他好好玩一天。
達達真是一個懂事又爭氣的孩子,我很欣慰,離開了父母,他不僅依然很好地成長著,而且多了一些堅強與細膩,希望他那年幼的心靈永遠灑滿陽光。
點評:假日是父母與孩子交流、增進感情的好時機,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每一項活動都可能促進或削弱親子關系,父母應該利用假日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平時孩子與父母都忙,應抓住一切空暇陪伴孩子,給他講講故事,談談心,與孩子一起總結一下學習。假日是孩子們接觸自然的大好時光,一次戶外晚餐,一次郊游,都有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