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4-5歲寶寶的才藝培訓

從寶寶自身狀況來考慮,選擇才藝班的基本要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年齡,一是寶寶的才藝基礎。比如學習珠心算、數(shù)學類或圍棋等,最好在中班以上,也就是到4~5歲再學習。
如果是鋼琴,最好等寶寶 5歲以后再開始,因為鋼琴課程需要孩子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否則認琴譜會有困難。而且孩子的手掌不夠大,也很難彈出完美的音符。
而5歲以上的孩子則比較適合,因為其手指部分的小肌肉發(fā)展較為成熟,也能比較有力地敲擊琴鍵。
如果家長選擇的是與肢體動作相關的才藝課程,如畫畫、舞蹈、游泳等,只要搭配好專業(yè)的護具或設施,就可以在學齡前讓孩子隨意參加,基本不用擔心年齡的限制。因為這些活動著重于訓練大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性。那么對于4-5歲的寶寶,我們又應該為他們選擇怎樣的才藝呢?
一、4-5歲是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
4-5歲幼兒的社會意識逐漸得以發(fā)展。恰當?shù)囊魳坊顒咏?jīng)驗包括各種小組活動,如唱歌、歌曲游戲和課堂簡易樂器的演奏。另外,對嗓音、身體、自然界和樂器音響的個體探索活動機會也應包括在內(nèi)。
(1)表演/讀譜:運用歌唱嗓音,并有別于說話嗓音。在他們的自然音域內(nèi)唱歌時基本上音準。在律動和課堂簡易樂器的演奏中,表現(xiàn)出對拍子、速度、力度、音高及分句異同的意識。喜愛唱無意義音節(jié)歌、民歌和歌曲游戲。運用圖片、圖形和其他符號來表示音高、時值型和簡易曲式。
(2)創(chuàng)造:在課堂簡易樂器上探索各種音型。在各種課堂和游戲活動中,自發(fā)的即興唱歌。用歌唱和樂器為未完成的旋律樂句創(chuàng)編答句。
(3)聽/描述:注意短小的音樂選段。注意傾聽更廣的音樂曲目。通過律動或課堂簡易樂器,對音樂的要素(如音高、時值、響度)和音樂的風格(如進行曲、搖籃曲)做出反應。用律動或語言描述音樂中的異同,如強弱、快慢、上—下—同、長短、級進跳進、相似對比。根據(jù)外形、尺寸、音高和音色對課堂簡易樂器和一些傳統(tǒng)樂器進行分類。用一些簡單的音樂術語來描述聲音。
二、4-5歲是學習小提琴、鋼琴的適齡期。
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樂,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幼兒來說,過于勉強。因此,建議學習小提琴的年紀為4-5歲較適當。
在音樂世界里,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fā)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qū)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diào)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一定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fā)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兒童學習鋼琴在2-3歲時,效果無法期待,6-10歲開始學,想成為鋼琴家又慢了一點,在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好的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學鋼琴比較適宜。當然,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情況,提早或推遲些。
三、4-5歲寶寶發(fā)展情況適合學象棋。
現(xiàn)代國際象棋"神童"越來越多,其實"神"與"不神",固然有所謂天賦的原因,更有開始年齡、用不用功、教練好與不好等綜合因素。從長期的兒童國際象棋教育經(jīng)驗上講,4-5歲即是適齡。不過這個年齡的幼兒重點不在于能下得有多么地好,而在于通過國際象棋開發(fā)期邏輯性、空間性、紀律性和抗挫折性,通過4-5歲的啟蒙,待到六歲左右即可參加一些以鍛煉為目的比賽,待到小學三年紀左右即能獲得較高的水平,小學畢業(yè)前獲得三級以上棋士稱號(或三級運動員稱號),初中畢業(yè)獲二級運動員畢業(yè)稱號,高中時期獲一級運動員稱號。到時無論是學業(yè)成績和運動員加分,都對上大學、出國留學都有相當相當大的補益(家長和棋童都進入豐收期了)。
四、4-5歲寶寶身體的發(fā)育情況適合學棒球。
孩子到了4-5歲就可以把球往墻壁或屏障丟的,再把彈回來的球接住。把墻壁當作對手來投球、接球,是當捕手的基礎練習,可以培養(yǎng)正確的控球投球能力。會投球、接球之后,方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打棒球。一般來說6-7歲以后就可以加入棒球隊,8-9歲才會握硬球出不會太遲。
如果幼兒2-3歲已會踢海灘球那樣輕那樣大的球,則在4-5歲的時候可以往一定的方向正確踢球,可以讓孩子學會踢遠一點,或是踢到固定距離的基本踢法。因此,從2-3歲就開始接觸球、踢球,等到上小學參加踢球隊,就可以充分享受踢球的樂趣。
五、4-5歲還是學習古典舞和珠算的適齡期。
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是4-5歲,從這個年齡開始學才藝,是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很柔軟,符合日本舞蹈的體型,此時智能已發(fā)展、運動神經(jīng)及感受性也開始運作,會自動自發(fā)努力,在仍是白紙的狀態(tài)下,對所教的事物也會毫無抵抗地加以吸收。
在孩子2-3歲時,開始對數(shù)字有興趣,提出關于數(shù)的疑問,在4-5歲時,手指的靈巧度增加,可以撥弄算盤,但這時由于基本的加、減、乘、除沒有概念,所以這時學珠算,效果不會很理想。在小學三年級學珠算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學校已學習乘法、除法,并加以理解。
孩子學習一些才藝特長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覺得是一件負擔。至于孩子學習才藝是好是壞,以及成效如何,跟其是否在最適合的年齡學習最合適的才藝是有莫大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