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做錯事了該如何正確批評

寶寶今天3歲10個月11天了。寶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媽媽時時刻刻對其進行教導,關心寶寶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寶寶做錯了事情該怎么去批評孩子才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又可以讓寶寶接受而不會去傷害到寶寶的心理呢。
寶寶做錯了事情不要過度批評
寶寶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生活經(jīng)驗不足的寶寶難免會做錯事,那么是不是寶寶做錯事了就一定非得給予批評不可呢。大人都難免會犯錯,對寶寶是否一定要那么苛刻呢。其實,有時候過度的批評會讓寶寶的自尊和膽量受到很大的傷害,如果寶寶只是犯了一些小錯,像是打翻醬油瓶,打翻垃圾桶等,媽媽可以讓寶寶知道自己不喜歡寶寶的這種行為,如果寶寶再這么做媽媽會不開心,去否定寶寶,讓寶寶自己領悟錯誤,這比無謂的批評有時候更有效果。還可以讓寶寶變得有擔當?shù)呢熑涡摹?/p>
自己誤會了要馬上道歉
有的時候我們必須弄清楚實際情況才對寶寶采取該有的行動,像是批評也應該是這樣,如果媽媽發(fā)現(xiàn)自己誤會了寶寶,而又批評過了寶寶該如何做呢,應該馬上跟寶寶道歉,也借此機會讓寶寶明白原來媽媽也是會犯錯的,而且媽媽用于承認錯誤,這也是一個教育寶寶的好機會。
不要貶低寶寶,要冷靜對待
千萬不要去貶低寶寶,對寶寶做出過激的批評,有時候這么做導致的后果可能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嚴重。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心平氣和跟寶寶交流,讓寶寶了解到自己的錯誤在什么地方。不要因為憤怒而置寶寶的心情于不顧。
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做到低聲沉穩(wěn)
寶寶犯錯了,媽媽可能會著急上火,結果有可能口氣會兇,讓寶寶感動害怕,寶寶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錯就被不管青紅皂白的媽媽大罵了一頓。這對寶寶的心理是很大的一種傷害,這種批評方式也是最不可取的,而且不利于寶寶將來的心智發(fā)育。寶寶可能會因為你的這種行為性格變得膽小軟弱,如果年齡最大一些還有可能導致寶寶叛逆和孤僻。所以對寶寶進行批評應該努力做到輕聲細語,語氣沉穩(wěn),目的在于讓寶寶了解錯誤而不是讓寶寶害怕。
適時沉默是批評的一種方式
過度的嘮叨和責罵有時候會造成反效果,寶寶可能已經(jīng)知道自己犯錯的原因是什么,而媽媽還是緊抓不放,說多了就會讓寶寶產(chǎn)生厭煩或者無所謂的心理,這個時候不妨適當進行冷處理,沉默是金,適當?shù)某聊梢越o自己冷靜的空間,也可以讓寶寶主動思考。
有時候可以側面暗示批評寶寶
如果寶寶并不是做錯極其嚴重的事情,甚至是無傷大雅的,就沒有必要事事必究,如果寶寶做錯了一些小的事情,媽媽可以先暫時不要當面去責罵寶寶,而可以讓寶寶受到一定的暗示,讓寶寶知道其實自己做錯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通過平心靜氣地和寶寶進行交流來讓寶寶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些方面。這樣子一方面可以保護寶寶的心理不受到傷害,一方面也可以讓寶寶更容易去接受。
批評寶寶時要學會換位思考
寶寶有時候做錯了事情,作為媽媽的你在責罵寶寶的時候有沒有試著從寶寶的角度來考慮事情呢,其實犯錯是寶寶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狀態(tài),這是寶寶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維模式所導致的,身為媽媽的你有沒有考慮過自身的責任呢,對寶寶進行教育時是你的義務,所以不妨在寶寶做錯了的時候站在寶寶的位置上來考慮事情,甚至可以聯(lián)想到你自己小時候做出的令大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用寶寶的眼光來看待事情,用寶寶的想法來理解寶寶,只有這樣,你的想法才可以被寶寶所接受。
批評要掌握時間
對于寶寶犯的錯誤,最好是今日犯錯今日就讓寶寶改正,不要等到想起才去批評寶寶,千萬不要讓寶寶覺得其實自己犯的錯誤是無所謂的,可松可緊,這樣子寶寶會形成一種錯誤的人生觀念,認為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而在之后的日子里,寶寶還是會繼續(xù)做錯同一件事情,而媽媽你的縱容也會讓寶寶變本加厲而造成寶寶錯誤的人生觀念。
編者的話:做錯事情是寶寶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情況,適當?shù)呐u可以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