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寶寶 拒絕家庭暴力

寶寶今天3歲11個月零5天了,這個時期對寶寶進行教育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媽媽自身或者是家庭環(huán)境的問題,有的家庭會出現(xiàn)暴力教育的情況,這種教育方式可以一時可以達到讓寶寶直接停止犯錯的成效,但是長此以往對于寶寶的心理成長是不利的,作為明智的媽媽應該知道,教育孩子必須要以健康正確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體罰寶寶。
體罰寶寶其實是顯示你修養(yǎng)低
其實并沒有明確的說法說明什么樣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對的,對于某些媽媽來說,似乎覺得動手永遠比動口容易而且見效快,當然這也有一些家族文化傳承的緣故,像是有些俗語也有說到的嚴棍出孝子,但是其實對寶寶進行體罰來教育寶寶真的是對寶寶的一種好的教育方式嗎,其實適當對寶寶進行一些懲罰是讓寶寶對其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同時讓寶寶有改錯的意識,但是這并不等同于在暴力的打罵之下寶寶出于無奈所作出的妥協(xié)。嚴厲地去責打?qū)殞毱鋵嵵荒茱@示出你的文化修養(yǎng)并不是很高,親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反而隨意一些,有時也會有敲敲打打或批評得過火,孩子不會計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親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評過火可能引發(fā)逆反,得不償失。嚴重時,甚至產(chǎn)生家庭內(nèi)的敵意,父母與子女形同陌路。所以教育孩子不過是話語上還是行動上,都必須把握一個讓寶寶可以接受的度。
對寶寶進行暴力體罰的危害
首先,對寶寶進行過度的暴力的體罰對于寶寶的自尊心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甚至對于寶寶的未來的尊嚴和自信的建立有著嚴重的影響,甚至于讓寶寶往不好的性格和人生觀的方向發(fā)展,造成寶寶成人之后沒有責任感,習慣性的會去逃避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甚至會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
其次,由于寶寶的父母對于寶寶經(jīng)常實行家庭暴力,會讓寶寶的未來受到極大的影響和破壞,甚至有些嚴重的家庭暴力案件還伴隨著寶寶的身體受到嚴重上的傷害,同時在寶寶的心理留下抹不去的陰影從而造成了寶寶養(yǎng)成了不健全甚至于扭曲的人格,不過是膽小怯懦還是肆意妄為,都是不利于社會和個人的發(fā)展的。
不要對寶寶過于冷漠
其實對于寶寶太多冷漠不管不顧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冷暴力,其對寶寶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大過直接打罵寶寶,對寶寶的冷漠會讓寶寶受到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導致寶寶的人性里面沒有了明確的對于愛和恨的定義,從而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xiàn)邊緣型人格。這樣的人在親密關(guān)系中有一種強烈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缺乏自我邊界,內(nèi)心非??嗤?。
而對寶寶的冷漠其實也是在對寶寶的行為進行一種否定和忽視,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寶寶會導致人格退縮,依賴,常有分離樣情感色彩與軀體障礙。
在哪些情況下絕對不能體罰寶寶
有些情況下媽媽如果還繼續(xù)體罰寶寶會讓寶寶的心理受到更大的傷害從而讓寶寶的未來受到巨大的影響,如果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子關(guān)系不是很好,寶寶對媽媽有一種疏遠,那么這種時候就不應該體罰寶寶,因為這樣一來等于是把寶寶往更遠的位置推,不利于親子關(guān)系,還有可能會激發(fā)寶寶的叛逆心理。同時寶寶如果已經(jīng)遭遇到了很大的失敗或者是受到了很大委屈,或者是在寶寶自己的事情上犯了錯,像是愛好方面的選擇等等媽媽都應該盡量去避免對寶寶進行體罰。
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寶寶是什么性格,如果寶寶生性是比較內(nèi)向和害羞的,如果對寶寶經(jīng)常進行體罰,不但不利于讓寶寶敞開心扉,還有可能加重寶寶的負面性格,讓寶寶變得膽小怯懦。
同時媽媽還要記住的是,不要在體罰孩子之后還要讓寶寶做自我檢討,寶寶被打以后相當一段時間一般都很窩火,可以讓寶寶表達他的不滿,讓寶寶有個心理的緩沖。這個時候強迫寶寶認錯,等于逼迫寶寶撒謊做假,加重寶寶的心理創(chuàng)傷。
編者的話:對寶寶進行暴力體罰教育不管對于寶寶有沒有成效歸根結(jié)底都是對寶寶的某種傷害,媽媽在處理這方面上應該要把握好一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