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提高孩子注意力

寶寶今天6歲9個月25天。再過兩個月,等寶寶滿7周歲的時候,就可以準備讓他到學校去接受全新的教育了哦。這個時候的寶寶,在想象方面,會容易跟現實發(fā)生一些混淆。而且他想象的主題很容易隨著手上的動作或者是看到的一些東西而發(fā)生變化。對于周圍的很多東西都會很感興趣,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這個時候你要耐心地去回答寶寶各種各樣的為什么哦,這樣有利于引導寶寶更好地成長。
這個時候寶寶的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相對還是比較差的,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干擾所影響,所以媽媽你可以有意識地去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哦。
一、聽故事,答問題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都很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引起注意。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覺得新鮮、有趣才去聽故事,可能并不會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帶著問題去聽故事,聽完后讓他回答問題,并試著復述故事內容,這樣他們聽故事更有目的性,有利于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來,克服粗心的毛病。
許多家長都會認為講故事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實不然,家長在講故事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故事內容要新奇有趣,情節(jié)不要過于復雜,篇幅不要太長。因為太復雜和太長都會使孩子覺得很疲憊,小孩子注意保持的時間有限,因此故事的難易程度和篇幅都要考慮孩子的耐受力。其次,故事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愛好,選擇那些他們關注和感興趣的主題,如有的孩子喜歡童話故事,有的喜歡科幻故事,而有的卻是衷情于民間故事。另外,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興趣點也會隨之變化,因此故事的選擇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再次,家長在講故事時要有感情,生動形象,抑揚頓挫,適當地配合一些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孩子進行目光交流,這樣才會使孩子感覺到逼真,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其中。講故事不是念故事,要帶著感情,否則再有趣的故事,也會讓人感覺到平淡乏味,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力。
二、大聲朗讀,訓練注意力
朗讀就是要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在大聲的朗讀過程中,兒童的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活動,緊密協(xié)作,是一個復合的感知過程。在朗讀中要連續(xù)讀一段或一篇文章,并努力做到發(fā)音準確、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斷讀、不串行,這需要聚精會神,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于朗讀內容。對于容易注意力分散的小學生來說,大聲朗讀可以訓練他們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穩(wěn)定性和分配能力。朗讀也能夠使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處于高強度的活動狀態(tài),大腦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減少由于粗心而造成的錯誤。
具體的方法是家長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時間,20分鐘左右,讓孩子為家人朗讀一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長也可由孩子自己選擇,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文章,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不能過多,難度適中。家長要注意指導孩子朗讀的技巧,要做到吐字清晰,合理斷句,帶著感情去朗讀,選擇合適的語速、語調,掌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同時要聲音洪亮,這樣更容易從聽覺上引起注意。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朗讀活動中,并保持欣賞的態(tài)度而不是在監(jiān)督他們的行為,這樣孩子才能放松身心,從家長那里獲得支持,增強自信,從中體驗到快樂,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發(fā)揮最好的水平;否則,他們會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認為這是一項枯燥的任務,有的孩子會過分緊張,有的孩子會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達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這種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隨著注意力的不斷提高,粗心的現象也會減少。
三、勞逸結合,學習游戲兩不誤。
身體不適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孩子睡眠不足、過度勞累會導致注意力分散,從而出現粗心的錯誤。小學生的年齡還小,他們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后,需要適當休息,保持大腦清醒,消除大腦疲勞,下一階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勞逸結合,這樣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避免粗心行為的出現。
我們幫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時間以保證勞逸結合,還要合理安排他們的學習與游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分階段完成任務。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能保持緊張狀態(tài),才有動力。學習一段時間或完成一定任務后,就給予一定的獎勵,也就是正強化。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老師留的家庭作業(yè)及其他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制定任務計劃,并結合孩子的喜好安排游戲內容和時間。同時,要注意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不僅要規(guī)定數量,還要保證質量,避免孩子急于去游戲而敷衍了事,對孩子的學習過程或結果要予以監(jiān)督,要讓孩子明確只有認真完成作業(yè)才可以去玩耍。
這樣久而久之,寶寶的注意力自然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