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平衡力

孩子的培養(yǎng)從小抓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關于孩子的教育等問題就是父母一直關注的,但是教育還要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無論是孩子的智力的培養(yǎng),還是各種運動的養(yǎng)成,都是父母所關心的。說到平衡力,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到穩(wěn)不穩(wěn)這樣的詞匯,孩子的平衡力是不是我們平常俗話說的走路穩(wěn)不穩(wěn)的問題呢。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平衡力還包含了很多你平時不夠了解和注意的內(nèi)容。平衡力的培養(yǎng)是終身的事情,他要從孩子培養(yǎng)起,如何提高孩子的平衡力,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如何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圖)
平衡系統(tǒng)的發(fā)育
眾所周知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墒悄阒绬幔诙鋬?nèi)部,還藏著人體重要的平衡器官呢!在耳朵內(nèi)部很多塊小骨頭組成的迷宮里,就藏著這個平衡器官。它是由三個互相成直角的拱道和兩個在拱道前庭的小室(小囊和內(nèi)耳迷路的球囊)組成的,其中充滿著淋巴液。這些延伸到三個方向的拱道將對大腦的任何轉(zhuǎn)動作出記錄,而兩個小室是負責對線性運動和重力變化做出反應的。未出生的孩子在孕期第5個月的時候,平衡系統(tǒng)就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一出生就能正常工作了。
如何提高孩子的平衡力
從小注重對寶寶平衡能力的鍛煉,有助于寶寶對各種感覺信息的有效接受,從而使寶寶的注意力更集中;有助于垂直感的建立,為空間知覺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對寶寶運動能力和心理發(fā)育也有幫助。
1、搖搖椅(6個月~2歲)
媽媽坐在墊子上,屈膝,讓寶寶坐跨在你的腹部,后背依靠在媽媽大腿上,同時用手握住寶寶腋下。媽媽向后翻滾,再坐起。
給寶寶的幫助:幫寶寶增強空間意識(深度認知)及身體平衡性。
媽媽請注意:對于小年齡的寶寶,媽媽在前后搖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托住小朋友腋下的同時,用手給寶寶后頸部以支撐。
2、滑翔機(0~1歲)
媽媽以跪立或站立姿勢,用慣用手臂從兩腿中間穿過小朋友胯下,手掌向上托住小朋友胸腹部,另一只手拖住小朋友頸部幫助其抬頭。前后、左右搖晃小朋友。
給寶寶的幫助:增強寶寶空間意識(深度認知)及內(nèi)耳平衡系統(tǒng)。
3、膝上平衡(0~1歲)
媽媽雙腿并攏坐好,寶寶坐在媽媽雙膝上,面向媽媽。
媽媽幫助小朋友伸開雙臂,幫助其保持平衡。媽媽進行雙膝屈伸動作,重復上述動作多次,過程中始終與寶寶保持對視。
給寶寶的幫助:鍛煉小朋友身體的平衡性和穩(wěn)定性。
媽媽請注意: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媽媽屈膝的幅度可適當減小,以寶寶能接受的程度為準;盡量讓寶寶雙手伸平,保持身體的平衡與穩(wěn)定性。
4、瑜伽球(0~2歲)
讓寶寶趴在瑜伽球上,媽媽雙手扶住寶寶胯部或大腿外側(cè),前后、左右搖擺瑜伽球。如果寶寶較快適應,可加大搖擺幅度或嘗試讓寶寶躺在瑜伽球上,重復上述動作。當寶寶害怕或不適應搖擺時,可在前方放上他喜歡的玩具或同爸爸保持對視,建立安全感。
關于平衡力,你不知道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需要你自己慢慢的去挖掘、去學習。我們也許在有些武打的電視劇里能夠看到這樣的橋段,一個人高馬大的硬漢被對手一拳打在耳后,這時候就東倒西歪的不知道方向了。其實這個橋段里也隱含了平衡力的相關知識,在我們耳朵內(nèi)部其實藏著平衡器官呢?是不是覺得很神奇。想要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就得對平衡力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鍛煉提高。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可以通過一些游戲進行提高,例如踩石頭、拍氣球、走直線、不倒翁等等,這可以讓孩子在玩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提高自身的平衡力。
文章由三優(yōu)親子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