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聰:寶寶輔食 做還是買?

寶寶滿六個月后,除了繼續(xù)吃奶以外,通常都要添加輔食,那么孩子的輔食是首選自己制作呢?還是購買商品化的嬰兒食品呢?這也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選擇,但各位家長不妨參照下面的原則進行取舍:
徐純聰:寶寶輔食 做還是買?(圖)
一、安全的原則
寶寶的飲食,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嬰兒的食物來自于農產品,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就有可能沾染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比如農藥以及非法的添加劑,作為家長如果有條件自己種植蔬菜水果,甚至飼養(yǎng)禽畜,當然可以為自家的寶寶制作出安全的輔食。
但對于大多數(shù)需要到市場采購的家庭來說,通常是難以辨別買回來的農產品是否被污染,由于農藥大多只是污染農產品的表面,對于可以去皮的果蔬類,如蘋果、胡蘿卜等,家庭也可以制作安全的輔食。
相對來說,如果是真正專業(yè)化的嬰兒食品廠,由于擁有專門的種植基地和檢測設備,所以合格的商品化嬰兒食品比自己制作的更安全,當然如果選擇商品化的嬰兒食品,辨別正規(guī)的廠家,檢查產品的密封包裝已經核對生產日期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方便的原則
雖然有部分家長很享受制作輔食的繁復過程,但畢竟對于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方便就意味著效率。方便首先是指輔食制作的方便,毫無疑問,像即食的嬰兒米糊肯定比自己磨米粉煮糊糊方便的多,當然自家制作一份果泥還是很方便的;方便還指保存方便,小寶寶食量都很小,如果選擇有小規(guī)格獨立包裝的嬰兒食品可以方便儲存。
三、有利于孩子營養(yǎng)的原則
自己制作輔食可以選擇更新鮮的水果,讓寶寶獲得更多的維生素;商品化的嬰兒食品往往強化了鐵質等營養(yǎng)元素,有利于預防貧血,而且隨著嬰兒食品制作的進步,商品化嬰兒食品的品種越來越豐富,配方也越來越科學。
四、有利于孩子消化功能鍛煉的原則
小寶寶咀嚼消化的功能還不完善,需要循序漸進地將嬰兒食物加工成不同的形狀,以達到既不過分加重孩子腸胃負擔,又能提高幼兒的消化功能的目的,對于剛開始接觸輔食的寶寶來說工廠化的產品更具優(yōu)勢(比如將粗糙食物做成泥糊狀或預消化處理)。
根據(jù)上述的三個原則,正規(guī)嬰兒食品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化嬰兒輔食相對來說更有優(yōu)勢,但這類輔食價格較高,如果長期購買,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最合適的做法還是自己制作和購買相結合,而且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減少購買輔食的比例,下面給出一個參考的做法:
1、主食類:米糊首選購買,粥、面類食品自己制作;
2、蔬果類:葉菜泥首選購買,可以去皮的水果蔬菜如蘋果、柑橘、西紅柿、胡蘿卜等建議自己加工;
3、肉類: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首選購買現(xiàn)成的肉泥(肝泥);
4、蛋類和豆制品:非常適合家庭制作的嬰兒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