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產后加強營養(yǎng)能預防產褥期感染嗎

產褥感染又稱產褥熱,是指產褥期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性變化。生殖器官感染可能引起膀胱炎、腎盂腎炎,治療若不徹底可變成慢性泌尿系統(tǒng)炎癥,急性感染嚴重者可并發(fā)敗血癥。到目前為止,產褥感染和出血、妊娠、高血壓綜合癥仍是產婦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
產褥熱時,產婦發(fā)生持續(xù)發(fā)燒不退,體溫超過38℃;或突然高熱寒顫,體溫超過39℃。多數(shù)產婦在分娩48小時后開始發(fā)燒,伴有下腹隱痛、惡露混濁并有惡臭味,惡露量多;子宮肌炎嚴重的,惡露無臭味,量少,子宮大而軟,有壓痛。當蔓延至子宮鄰近組織時,患者會有發(fā)燒、腹痛加重,子宮旁一側或雙側增厚有觸痛,發(fā)展為腹膜炎或敗血癥者,可出現(xiàn)寒顫、高燒、脈快、腹脹、全腹部劇烈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如細菌毒力強而機體抵抗力低,可發(fā)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產褥感染的病因可分為內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1.內源性感染是指孕婦在懷孕和分娩過程中,由于身體虛弱、營養(yǎng)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使原來存在于陰道或腸道的細菌大量繁殖,成為致病菌,引起產婦感染。
2.外源性感染是指由于孕婦在近預產期內盆浴或性交,分娩期的多次內診、肛查,分娩過程中的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產道損傷,或產褥期所用的不潔內衣及便盆等均可使致病菌進入生殖道,引起產褥感染。
●我們的建議:
1.產前產后加強營養(yǎng),充足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分娩后多喝白開水,4-6小時內排尿。產后每次排尿要留意是否將尿排盡,以免細菌在里面繁殖。
3.注意衛(wèi)生,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潔外陰,以防逆行感染。產褥期應使用大片衛(wèi)生棉吸收惡露,并經常更換保持干爽舒適,每次如廁大小便都要用溫開水由前往后沖洗會陰部。
4.及早下床活動,有助于膀胱肌肉功能恢復。
5.穿棉質內褲,避免穿緊身的褲子或緊身特殊褲襪。
6.月子里禁止性交。
7.產后發(fā)熱時,切不可濫用退燒藥,要經醫(yī)生檢查后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產婦應在產后24小時至10天內,每4小時量體溫1次,若有2次體溫超過38℃,須立即求醫(y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