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寶寶不能吃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補充不少營養(yǎng)物質,經常教導寶寶要多吃些,營養(yǎng)才能跟得上。爺爺奶奶們在寶寶吃的方面往往也不吝嗇,經常給孩子買各種輔食希望孩子長得白白胖胖不過。其實,寶寶在小的時候不僅要多吃些該吃的,也要拒絕吃一些不該吃的,在這方面,媽媽們要懂得孩子把好關。寶寶在小的時候,消化能力是比較弱的,有些難以消化的食物寶寶吃了不但對身體沒有好處,還會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那么,哪些食物是寶寶可以吃的,哪些食物寶寶不能吃呢?
蛋清
寶寶1歲前,消化道還沒有發(fā)育成熟,而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容易透過腸壁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發(fā)生濕疹和蕁麻疹等疾病。所以蛋清最好等到寶寶滿1歲再吃。
汞含量較高的魚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態(tài)積聚于食物鏈內的生物體,特別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tǒng),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
蜂蜜
蜂蜜營養(yǎng)豐富,內含葡萄糖、果糖、有機酸、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10%~15%的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其能透過寶寶較弱的腸壁,進入血液引起中毒,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不宜吃蜂蜜。
不易消化的蔬菜
1歲以內的寶寶的消化功能發(fā)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再喂給他吃,此外,膳食纖維太多的菜梗也不要喂給寶寶吃
。
礦泉水、純凈水
寶寶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全,過濾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滲透壓增高,增加腎臟負擔。長期飲用純凈水,還會使得寶寶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凈水在凈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yè)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調味類
沙茶醬、番茄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yǎng)的吸收。1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大都富含電解質,可以適當補充人體在出汗中丟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不過,由于嬰兒的身體發(fā)育還不完全,代謝和排泄功能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導致嬰兒的肝、腎還有心臟承受不了,加大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幾率,或者是肝、腎功能受到損害。
刺激性的飲料
可樂、咖啡、濃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yǎng),容易引起蛀牙并且影響寶寶的味覺,并且使人興奮,會使小兒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生物鐘。
花生醬
危險點:成分易引起過敏反應;保存易受黃曲毒素污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這是一種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體細胞會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體內顯著的天然發(fā)炎性物質,易引起過敏而有發(fā)炎反應。如果家族有食物過敏的遺傳史,一歲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鮮奶
危險點:成分不易吸收
鮮奶富含營養(yǎng),但一歲前的寶寶卻不適用,主要是鮮奶中的酪蛋白質分子結構大,不易分解,無法被一歲以下的寶寶吸收。而且有些寶寶的腸道若沒有足夠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會造成腸道的刺激,影響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礦物質則可能加重嬰兒的腎臟負擔,使小孩出現(xiàn)慢性脫水、大便干燥等癥狀。
豆類
有些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更易受損害。而且豆類難煮熟,本身難以被消化,同時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映。
水果類
水果是維生素C的巨大資源庫,而且補水開胃,容易消化,適合作為嬰兒的輔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過敏,3歲以前的寶寶最好都不要吃。
常見的易致過敏水果:芒果、菠蘿、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