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蔬菜怎么辦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挑食的現(xiàn)象,有的不喜歡吃青菜,有的不喜歡吃肉。這就讓家長們非常的苦惱,擔心孩子的營養(yǎng)跟不上,不夠均衡。今天,我們著重來說說,孩子不吃蔬菜怎么辦。首先,我們要知道,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再來說說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有沒有什么食譜是寶寶能接受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遇到孩子不愛吃蔬菜,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孩子不愿意吃蔬菜,非常容易維生素C缺乏。
這樣我們可以從薯類食物上做些補充。像土豆、地瓜,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很高的,處在中上水平。所以不愿意吃菜的孩子要增加薯類攝入量,特別土豆,孩子都喜歡吃,這樣給孩子多做幾次,而且土豆其他營養(yǎng)也很豐富,也可補充蔬菜吃得少的不足。再就是給孩子經(jīng)常吃些地瓜也不錯。
孩子不喜歡吃菜,膳食纖維容易缺乏,而膳食纖維不足會導致兒童肥胖、高血脂。
所以,補充蔬菜的孩子一定增加粗雜糧的攝入,因為各種粗雜糧膳食纖維都比較高。而地瓜和土豆膳食纖維也很高,對預防便秘,腸癌非常有益。其他如玉米、燕麥、糙米等也都不錯。
孩子愛吃糖,不愛吃飯菜。甜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飽腹感,導致他不想吃正餐。由于甜食中除了大量的糖外,幾乎沒有孩子正常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如維生素、蛋白質(zhì)等。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孩子營養(yǎng)不良,不是過于肥胖就是十分瘦弱。而孩子營養(yǎng)不良又會成為引發(fā)其他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口味出發(fā),選擇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能當糖果給孩子吃的“倍倍愛”能夠在滿足孩子吃糖的同時補充孩子所需營養(yǎng)。
甜食雖然有它健康的一面,但是對于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關(guān)鍵期的孩子來說,還是少吃為妙。您還是應(yīng)該在孩子平時正常的三餐之中,給他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而不要指望通過甜食或者其他零食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
另外就是一些肉類吃得少的孩子
肉類是我們孩子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如果肉類吃得少,最容易導致的就是蛋白質(zhì)不足,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那么如何彌補這種缺陷呢。
這類孩子就是要多吃粗雜糧,特別是谷類和雜豆一起做飯做粥。這樣可達到各種粗糧的蛋白質(zhì)互補,提高蛋白質(zhì)利用率,有些甚至可以接近肉類蛋白質(zhì)的生物價,彌補了孩子不吃肉的蛋白質(zhì)不足。
像大豆,單獨食用其生物價僅為64,而如果和玉米、小米混食,那么蛋白質(zhì)生物價可以達到73,接近豬肉的蛋白質(zhì)生物價74,所以,經(jīng)常合理搭配,那么谷類蛋白也不遜色與肉類蛋白。
再有就是給孩子經(jīng)常吃些豆沙包、豆包,面類和豆類也可達到蛋白質(zhì)的互補。像一些雜面饅頭,如豆粉、玉米面、小米、小麥一起做的饅頭,就是典型的面豆互補。
大米的最大不足就是缺乏賴氨酸,而地瓜的賴氨酸含量很高,如果把米飯和地瓜一起做,比如地瓜飯、地瓜粥,地瓜的賴氨酸可以彌補大米賴氨酸的不足,也可以增加谷類蛋白質(zhì)的利用率。
再有就是在蔬菜中增加土豆的攝入,土豆的賴氨酸相對也很高,在吃飯的時候和主食同時攝入也可達到蛋白質(zhì)的互補,起到一定補充作用。而且土豆做法很多,孩子比較愿意吃。
肉吃得少也可包餃子、餛飩,或餡餅。很多孩子很喜歡吃這類食物,不會厭食餃子里的肉類。不愿意吃雞蛋的孩子可以吃些雞蛋餡的,雞蛋蛋白質(zhì)質(zhì)量是最高的。
其實很多孩子的偏食厭食是由于營養(yǎng)素缺乏導致的,比如缺鋅、鐵、缺B族維生素。
那么經(jīng)常吃各種粗糧,可以補充B族維生素,經(jīng)常做些餃子或其他肉類、蝦仁,孩子可以補鋅、鐵,這樣孩子營養(yǎng)素補充上來了,孩子也會增加食欲。
怎么讓孩子快樂地吃蔬菜
孩子的味蕾密度較高,對同樣味道的敏感度高,因此往往會拒絕那些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如韭菜、大蒜、蔥姜、芹菜、茴香、辣椒、胡蘿卜之類。但只要家庭不因此而拒絕這些蔬菜上桌,讓孩子感覺它們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很可能會慢慢接受這些味道,自然而然地改掉偏食的毛病。如果孩子不愛吃某些蔬菜已經(jīng)成為習慣,那么不妨試一試以下這些對幼兒有效的“小花招”。
增加孩子與蔬菜見面的機會
中國人多半重視肉類的烹飪,對蔬菜的烹調(diào)甚少下功夫,單調(diào)的樣子和口味可能已經(jīng)挫傷了孩子吃蔬菜的積極性。試試在白米里加入甜玉米、甜豌豆、胡蘿卜小粒、蘑菇小粒,再點上幾滴香油,美麗的“五彩米飯”一定會使孩子興趣大增。又如家里不再做純?nèi)獠?,而是在炒肉的時候配些芹菜、青椒等,燉肉時配上土豆、胡蘿卜、蘑菇、海帶等,也會增加孩子吃蔬菜的機會。另外,吃面條的時候不要只放炸醬,可配上黃瓜、豆芽、焯白菜絲、燙菠菜葉等。
把蔬菜“藏”起來
很多孩子愛吃帶餡兒食品,如不喜歡吃胡蘿卜的孩子對混有胡蘿卜餡兒的餃子并不拒絕。因此,父母們可以經(jīng)常在肉丸、餃子、包子、餡餅餡里添加少量孩子平時不喜歡吃的蔬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并接受它們了。
把蔬菜做得漂亮可愛
幼兒對食物的外觀要求比較高。如果食物不能吸引他們,他們就會將吃飯當成一種負擔。因此,為幼兒準備食物時應(yīng)盡量把色彩搭配得五彩斑斕,形狀做得美觀可愛。這樣,幼兒感到吃飯這件事本身便充滿樂趣,自然會集中精力。孩子不喜歡吃胡蘿卜嗎?將它切成薄片修成花朵形狀,和甜玉米粒一起放在米飯的表面蒸熟,孩子也許就會愿意把“花朵”吃下去。
讓權(quán)威人士和其他小朋友來影響孩子
筆者接觸過這樣一個案例:燕燕是個有點任性的小姑娘,在家里從來不吃芹菜。她最崇拜的人就是一年級的女老師,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兩個好朋友。為了幫助燕燕改掉不吃芹菜的壞習慣,父母和老師商量之后,讓老師請燕燕去老師家吃一頓飯,而且特意做了一個炒芹菜。為了在老師面前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孩子,燕燕勇敢地把自己盤中的芹菜全吃干凈。老師很是高興,大大地夸獎了燕燕一番,說她不挑食,愛吃菜,是個好孩子。此后,父母打聽到燕燕的兩個小朋友都愿意吃芹菜,于是把她們請來共進晚餐,又做了炒芹菜??匆娦∨笥殉缘媒蚪蛴形?,燕燕便跟著吃起來。奶奶本想提醒大家燕燕不吃芹菜,被燕燕的爸爸用眼色攔住了。以后,全家人都忘記燕燕是不吃芹菜的,于是她自己也很快忘記了。
用食品知識吸引孩子
孩子的共同特點是喜歡聽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介紹食物的特點,幼兒很容易接受,可以在心理上增加對食物的感情。例如,在給孩子吃蘿卜之前,先講小白兔拔蘿卜的故事,然后給孩子看大蘿卜的可愛形狀,最后將它端上餐桌,孩子可能就會高高興興地品嘗小白兔的食物了。
找到替代蔬菜
如果孩子暫時無法接受某一兩種蔬菜,哪怕是營養(yǎng)很好的蔬菜,也不必過分緊張,可以找到與它營養(yǎng)價值類似的一些蔬菜來滿足孩子的營養(yǎng)需要。比如說,不肯吃胡蘿卜的可以吃富含胡蘿卜素的綠菜花、豌豆苗、油麥菜等深綠色蔬菜。關(guān)鍵是讓孩子在吃蔬菜時總是快樂的,培養(yǎng)他們熱愛蔬菜的感情。
總之,只要父母洞悉孩子的心理,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準能讓孩子不知不覺當中愛上蔬菜。對其他孩子不愛吃的有益的食品,也可照上述方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