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導孩子活動和思考

廣州市天河實驗幼兒園 葉妮(圖)
戶外活動時,一個孩子在跑道旁的綠草地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東風螺,他像發(fā)現(xiàn)了寶藏一樣,自豪地喚來其他的孩子:“快來看啊,這里有只好大的蝸牛,我剛剛發(fā)現(xiàn)的!”幾個孩子聞聲跑到了“蝸?!钡纳磉叄粋€孩子感嘆道:“哇,好大??!”另一個孩子為了看得更清楚,蹲下身來,看了一會兒認真地說道:“它藏起來了!”又有一個孩子自豪地說:“我以前在公園里也見過哦!”孩子們對這么大的“蝸?!庇趾闷嬗指信d趣。漸漸地,圍過來的孩子變多了,于是我提議:“我們將它請到我們中一班去做客,好嗎?”孩子們頓時鼓掌歡迎?;氐桨嗌?,當許老師問孩子們“它到底是什么?有誰知道它的名字?”時,孩子們爭論不休“它是蝸?!薄八皇牵瑡寢屨f這是東風螺”“蝸牛沒有這么大”……許老師馬上組織和孩子們一起上網(wǎng)了解查詢東風螺和蝸牛的知識,最終大家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和分析,找到答案:這只“大蝸?!苯凶鰱|風螺。許老師接著又提出問題引發(fā)孩子思考:“東風螺能吃嗎?”孩子們紛紛自由討論起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聽到小妞說:“能吃吧!”聽起來她還不大確定,晨焜很肯定地說:“會中毒的!”肖康煦對著身邊的小逗說:“它跟蝸牛一樣,是不可以吃的!”王宇觀察到了東風螺上的斑點,說道:“有斑點的就有毒的,沒有斑點的就可以吃?!彼加钫J真說道:“有種東風螺是野生的,它不能吃的!”孩子們有的認為東風螺能吃,有的認為東風螺不能吃,那到底能不能吃呢?許老師又和孩子們一起上網(wǎng)尋找答案,最終孩子們知道了:“原來東風螺是能吃的!”當我認為一節(jié)由孩子們發(fā)現(xiàn)而生成的活動圓滿結(jié)束了時,下午孩子們的作品讓我陷入了思考。午點前,孩子們紛紛表示想要畫畫,我答應了孩子們的想法,孩子們吃午點也變得很積極。在孩子的作品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都畫了東風螺,他們自發(fā)地將今天觀察到的東風螺畫了下來,這讓我想起平時教孩子畫畫的場景,老師往往說了很多,可往往當孩子提起筆時,總會有孩子說:“老師,我不會畫。”而今天,沒有老師教,孩子卻自信地將東風螺畫了出來!我不是要否定老師的教,而是反思我們的教是否從孩子們的需要出發(fā),在此基礎(chǔ)上又是否給了孩子去觀察實物的機會,在組織中又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興趣、需要與學習特點。我們堅信,當孩子自發(fā)去繪畫東風螺時,他們一定是開心的,當東風螺在紙上出現(xiàn)的時候,孩子一定是自信的,當東風螺被涂上孩子給予的色彩時,孩子一定是能感受到美的!我想說,謝謝這群可愛的孩子,希望在今后我能給你們想要的和我能給予的。
*本文由三優(yōu)親子媽媽悅讀欄目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