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碘會威脅胎兒生命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里都會發(fā)現某些調味料里面會加碘,比較碘鹽就是明顯的例子,缺碘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尤其是對一些在特殊時期的人群來說,碘是身體里必不可少的成分。懷孕期間,女性會對身體補充必要的營養(yǎng)物質,保證自己和胎兒都能夠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不要影響到發(fā)育狀況,但是孕婦們往往在懷孕后期才發(fā)現,孕期缺碘竟會威脅胎兒生命,孕婦們千萬不要馬虎了。
那么對于孕婦來說需要再額外補碘嗎?孕期缺碘有什么危害?準媽媽補碘有哪些方法呢?
缺碘對胎兒的傷害
1.損傷胎兒大腦發(fā)育
倘若準媽媽的身體中碘元素不達標,那么孩子的甲狀腺激素也會缺損,這會直接干擾中樞神經發(fā)育,對于大腦的傷害是非常明顯的,會直接造成幼兒智力低下,產出呆傻兒。
2.干擾胎兒身體發(fā)育
缺碘準媽媽生出的孩子無論是頭圍、身高還是體重都難以達標,特別是女寶寶,受到的侵害更為嚴重。這類寶寶普遍發(fā)育遲鈍,個頭矮小,反應慢,性器官出現異常,聽說能力差。一旦準媽媽身體中的碘含量少于25ug/d時,將直接造成幼兒患上克汀病。
3.威脅胎兒生命
孕2月左右,孩子不單單吸收母體中的甲狀腺素,其自身的甲狀腺也開始吸收碘來幫助身體發(fā)育,因此對于碘的需求量較高。如果母體過度缺乏,會阻礙到胎兒的成長,嚴重將威脅胎兒生命,出現死胎,畸形兒,甚至是流產的悲劇。
缺碘對孕婦的傷害
1.甲狀腺機能減退:
倘若是中度缺碘,那么到了28周以后,孕婦很可能會有甲狀腺機能減退的困惱,而重度缺碘的準媽媽,出現該癥狀的概率高達30%。
準媽媽缺碘常見表現:
體重飆升,心率下滑。
沒勁,老是累,只想休息。
難以集中精力,總記不住事,智力下降,毫無精神。
感到身體各處發(fā)脹,用手輕壓后卻沒有下陷。
汗腺發(fā)達的準媽媽流汗明顯減少,且皮膚變差,發(fā)質枯燥,畏寒。
胃口差,腸胃功能不佳,常常有小腹脹痛的感覺,排便不順。
2.甲狀腺腫大:
也就是常人所說的“粗脖子”,特別是在缺碘嚴重的區(qū)域,約3成孕婦會變身“大脖子”。
如何判斷準媽媽是否缺碘
最為直接的方法便是到醫(yī)院進行尿碘的檢查,只需要提取自身尿液,經過實驗室化驗后,即可得知結果。一般來說,數據顯示小于25ug/L,為重度患者;
小于50ug/L大于25ug/L,為中度患者;
小于100ug/L大于50ug/L,為輕度患者,這里需要注意,即使是輕度患者,也要多加注意,做好相關的補充。
如果有以下幾個現象,建議及時進行該項檢查:
1.反應大,在1-3月時段體重迅速下滑。
2.生活在缺碘區(qū)域,對海產藻類食物攝入過少或者不食。
3.懷孕前體重過輕,營養(yǎng)難以跟上,有厭食或挑食的現象。
4.脖子越來越粗。
孕期補碘的最佳時間及數量
補碘時間:
備孕階段以及懷孕1-3個月,倘若超過孕5月再進行補充,恐怕效果不佳。
補碘數量:
與常人相比,準媽媽的攝入要高于平時30%-100%,每日數量應在0.2μg左右,整個孕期應保持在175-200μg最為合適。
準媽媽補碘有哪些方法
1.食用碘鹽
這是不少準媽媽都會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確實最為簡單,直接,有效。截止2014年,我國已經推行碘鹽歷經了18年。
根據相關條文規(guī)定,常人每日應進食150μg,那么每天鹽的攝入應為7g左右,而孕婦要比常人多出約3成,也就是說,在7g的基礎上再多出半調羹鹽方可滿足身體需求。
注意每次使用后,要注意密封,在燒菜時等菜即將熟之后再撒入鹽,這樣才不會破壞原本的營養(yǎng)成分。
需要留意的是,孕期女性體質特殊,雖然要加強碘的攝入,但也不可食用口味過咸的食物,否則會使血壓飆升。且在極為關鍵的孕后期,光吃碘鹽來補充效果不夠理想。
2.含碘食物
食用碘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同樣能幫助身體補充碘元素,諸如海魚、干貝、海帶、蝦米、帶魚、青椒、牛奶、紫菜等等。海藻類的食物是不少女性的大愛,不過在補充時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每個星期約為50g最佳,可以配合碘鹽一同煮熟,效果更為明顯。
3.含碘制劑
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補碘的多維元素片以及各類含碘制劑,一般來說通過食補就可以幫助身體得到很好的補充,如果準媽媽身體中的碘含量極度缺乏,也可以詢問醫(yī)生能否為其配置含碘補劑。
注意,斷不可盲補,因為碘攝入的安全范圍有限,個人難以控制,且市場上的營養(yǎng)品中并不僅僅還有碘,要仔細辨別其中成分,以防對自身和腹中孩子不利。建議詢問醫(yī)生后,再合理使用補碘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