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潮濕怎么辦

說起最討厭的天氣有人會說討厭夏天的炎熱,有人會說討厭冬天的寒冷,形容一個地方氣溫很舒適會用四季如春,可是身為南方人的小編卻不太喜歡春天,因為春天在南方并不明顯,而且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回南天,那段時間衣服什么的都不干,地上還濕濕的,很容易摔倒,而且在春天,寶寶還特別容易受濕氣入侵,那么天氣潮濕該怎么辦呢?兒童又該如何防潮濕?
天氣潮濕怎么辦
一、陰濕大霧天氣不宜晨煉
大霧天氣晨練將對人體健康造成諸多不利影響。許多傳染病,如百日咳、流感、水痘、麻疹病毒等就是靠空氣中的飛沫傳染的,有些細菌卵可浮游在霧中,所以霧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大霧時,由于相對濕度過大,會影響人體內分泌腺的正常分泌。另外,清晨有霧時,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向高空擴散,使近地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可達最大,人在運動時會加速血液循環(huán),使人體更容易吸收霧里的各種病菌。所以說,不能在霧天鍛煉身體
二、飲食調養(yǎng)祛濕防病
多雨潮濕的季節(jié)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霉菌生長,因而極易誘發(fā)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瀉等。果蔬一定要洗干凈后再吃;隔夜飯最好不吃;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后再吃。飲食應清淡、多樣化,多食營養(yǎng)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并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可多食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南瓜等食物,同時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同時,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等作用;絲瓜、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體內濕氣。
三、穿衣宜選透氣性佳質地
女性盡量不要穿超短裙,以防膝蓋受寒導致風濕病。衣物宜選擇質地輕柔、干爽、透氣性佳的面料。研究顯示,亞麻衣物能調整人的經(jīng)脈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起到鎮(zhèn)靜作用。由于亞麻的纖維是中空的,富含氧氣,使厭氧菌無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很好的適合多雨季節(jié)穿著的面料。市場上出售的優(yōu)質純亞麻布價格較高。亞麻布大都以麻絮織成,纖維較短。個別商家把半亞麻布、棉麻布混同亞麻布出售。因此購買時要注意看好質地。
四、要注意通風換氣
居住環(huán)境注意通風,將有助于預防疾病
。潮濕的夏季空氣本身,加上雨水增多,室內空氣潮濕。一些家庭在使用空調后,要注意通風換氣和除濕,造成內部水分過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導致風濕性疾病。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或人類的食物都更有利的,所以不管夏天的雨,是否應在除經(jīng)常開窗空氣中的水分。在南部的夏天經(jīng)常遇到,室外的雨水,潮濕的條件比室內還,那么我們可以關閉該窗口打開風扇(不吹人),以保持空氣流通,但也給房間除濕,避免潮濕的關節(jié),以防止關節(jié)炎。前一天晚上關閉窗口,或打開一條縫的窗戶,窗簾,被套睡覺,避免受涼。
五、注意衛(wèi)生防止生病
春天本來就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在忽冷忽熱以及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下,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方面,飯前便后、外出歸來一定要認真洗手,勤換衣服被褥,少去公共場所。居室衛(wèi)生方面,要保持辦公地點、家中室內空氣流通。家中備些常用的消毒劑,定期對室內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清洗,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鑒于春季也是腸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而潮濕的環(huán)境,也為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所以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給病菌可乘之機,不食用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喝生水,剩余食物一定要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同時注意餐飲用具、容器、冰箱的清潔消毒。
房間潮濕怎么辦
只要當室內的溫度高于墻面溫度時,墻面就可能會出現(xiàn)潮濕的跡象。房間潮濕了該怎么辦呢?
1、打開門窗通風: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且通風可以讓整個空間內的濕氣一起揮發(fā),不過通風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通風時外面的天氣必須是干燥的,而且外面的濕度也要比室內低,晴天的下午是比較好的時機,這個時候外面的溫度高。在外界濕氣重的時候應關門窗,防濕防潮。而在平時,應多開窗通風透氣,來降低室內水蒸氣含量。特別是剛裝修完的新房子,水氣特別大,更要多通風透氣,以將濕氣清除。
2、干燥劑:可以使用干燥劑、活性碳,進行防潮,吸濕。超市里有不少專用于防潮除濕的干燥劑,最常見的是吸濕盒和除濕包兩種類型。
3、生石灰:使用生石灰或是竹炭吸潮。在陰雨天氣時,不適合通風,這個時候可以使用生石灰放在房間里的一些地方,可以很好地吸收濕氣,竹炭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不過速度方面比不過生石灰,但竹炭吸到水后不會散成粉末,而生石灰被水氣浸濕之后會變熟,變成粉末。用小布袋裝適量石灰,扎成一小袋放置于室內的各個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潮的作用,也可以減緩室內潮濕的狀況,同時,石灰還有消毒功效,一舉兩得。
4、空調:空調抽濕或是抽風機。這種使用機器的方法是采用吹動氣流的方式,它就像吸塵器一樣,可以把濕的空氣集中在一起,等到濕氣很多時候就會變成水,這種換氣的方式有些像通風的效果。家庭使用的空調一般都有除濕的功能,不過,空調來調節(jié)室內空氣濕度的方式見效較慢,一般需要兩三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的人感到寒冷。
5、保護罩:室內濕氣過重時期,如查不使用電腦或者電視時,最好能在做個保護罩,防止電器后部接觸濕潤的空氣。并且應多開這些電器,因為機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也能有效地驅散潮氣。
6、吸濕包:專業(yè)的吸濕、除濕物品。像是吸濕合、吸濕包等,這類的物品內里含有一些對于吸濕十分有效果的專業(yè)材料,不過這種方式的成本也較高。
春季如何防止寶寶“受潮”
1、衣著篇:
黃梅天里洗的衣服,即使已經(jīng)由洗衣機甩干,也晾了好幾天,用手摸上去,仍然是潮潮的。衣服不換洗不行,家里也沒有帶烘干功能的洗衣機,怎么辦呢?
一種辦法是晾在室內,用空調吹”干;另一種法子,就是用熨斗熨干。但是,這兩種方法不能殺滅衣物中的蟲卵或真菌,因為衣物無法干透,更容易引起衣物霉變。最好是抓緊天氣偶然晴好的時候,把它們晾出去曬曬太陽。
2、飲食篇:
要少吃冷甜食。預防濕癥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癥有很大幫助。
少吃蝦、蟹等濕滯的海鮮。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最后一點是,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wèi)生,不吃霉變食物;水果要洗凈、消毒后食用,對于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3、居家篇:
常通風,多抽濕。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即使衣服難干也不要勉強穿不干的衣服。更重要的是,保持玩具的清潔,不給病菌入侵的機會。
另外,家人的衣物得認真清洗、妥善貯存。真菌和蛀蟲蟲卵是引起衣物霉蛀的罪魁禍首”,它們在潮濕季節(jié)迅速繁殖后,會把衣物咬壞”。使用樟腦精等防霉防蛀劑,可以殺死蛀蟲蟲卵,是貯存衣物的好幫手”。
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初春濕氣愛侵犯小兒,若小兒陽氣盛則易抵制寒濕,所以要注意小兒保暖,勿讓陽氣過分丟失,同時適當運動能增強體質,激發(fā)陽氣升發(fā),加強身體防御功能。
4、出行篇: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平時可以多做帶寶寶做運動,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適當?shù)纳眢w鍛煉很有益,能夠幫助寶寶將體內的濕氣和熱量散發(fā)出來。如果雨停了,盡量帶孩子去室外走走,散步的運動量不要大,寶寶身上稍微有點出汗。這樣可以把寶寶濕氣散發(fā)出來。但是切記,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出汗后半小時至一小時,才能給寶寶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