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退燒法可以用嗎

小兒發(fā)燒一直以來都讓媽媽們很為難,因為媽媽們知道讓孩子吃退燒藥的話,可能會控制不好分量反而傷害到孩子,對孩子的病情不利;特別是當孩子只是輕微發(fā)燒的時候,藥的分量就更不好把握了。這時,很多媽媽就會使用小兒推拿退燒法來給孩子治療發(fā)燒,但是,媽媽們也應(yīng)該注意了,小兒推拿退燒法雖然可行,但也要用正確的方法才可以,不要隨便進行操作哦,不然也有可能對孩子不好哦,想要了解正確的方法,那就趕緊看一下吧
圖片來源:銳景圖庫
開天門100次
位置 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 醒腦、鎮(zhèn)驚、安神。
要領(lǐng)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
推坎宮100次
位置 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cè)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領(lǐng)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
運太陽100次
位置 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后按之凹陷處。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huán)形運轉(zhuǎn)推動,稱運法。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逆時針運為瀉。
操作 用中指指端運,稱運太陽。運50~100次。
功用 開竅、醒神。
要領(lǐng) 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的肌肉組織。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點力。
清肺經(jīng)200次
位置 無名指末節(jié)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cè)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旋推為補,稱補肺經(jīng);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jīng),補肺經(jīng)和清肺經(jīng)統(tǒng)稱推肺經(jīng)。此處選用清肺經(jīng),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補法補肺益氣。
要領(lǐng)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這與補瀉有關(guān),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家長一定要看仔細。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內(nèi)側(cè)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于治療熱性病癥,清熱而不傷陰。
要領(lǐng)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側(cè)(小指側(cè)),自肘關(guān)節(jié)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稱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熱、涼血、解毒。 要領(lǐng)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小兒推拿治療發(fā)燒注意事項
當小孩發(fā)燒1到2天的患兒如果精神狀態(tài)沒明顯變化,可以在家多喝水、做觀察,請專業(yè)的醫(yī)生給孩子做推拿;如果孩子發(fā)燒3天以上,精神狀態(tài)明顯低落,而且還伴有呼吸急促和嗜睡的狀況,家長則應(yīng)該帶孩子及時就醫(yī)
另外,小兒推拿按摩手法主要適宜6歲以下的小兒,6到12歲的兒童則需要選擇小兒推拿按摩的特定穴位外,還需配合成人的推拿按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