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發(fā)群家長不滿,孩子的玻璃心從何而來?

近日,河南一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在網(wǎng)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該老師在信中說到:“我很惶恐,深感自己專業(yè)知識的不足,不能勝任四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請辭去?!?/p>
這次事件的起因是,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fā)到了家長群,引發(fā)部分家長不滿,要求該老師登門道歉,否則告到縣教體局。
這次事件中,有些家長還指責到,該老師的這種行為嚴重危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孩子身心的傷害,甚至讓孩子有自殘的可能。
暫且不說這些家長的這些指責是否過于夸張,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孩子心理脆弱,已成為一個顯性的社會問題。例如:跟其他小朋友玩?zhèn)€比賽游戲輸了,就說再也不玩了;做個小手工做砸了就撒手一扔,心急大哭……
據(jù)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杜亞松教授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上世紀80年代前,到精神衛(wèi)生中心就診的孩子多是多動癥之類的,咨詢情緒問題的很少。但到90年代后,因情緒問題就診的孩子越來越多,最近幾年更是接近1/3,這些孩子大多是情緒低落、焦慮,甚至出現(xiàn)自殺念頭。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就那么“玻璃心”了呢?
其實,大多數(shù)玻璃心的孩子,都是可憐的“三明治孩子”,一面是過度的贊美表揚,一面是過大的壓力。
1、過度的贊美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把愛的教育誤當成毫無分寸的贊美,殊不知,孩子在泛濫的贊美下,會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
過度的贊美,會造成孩子只愿聽好話,聽不進任何批評的話語,即使是善意的批評,也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孩子一旦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容易心態(tài)崩裂,變得消極。
2、過大的壓力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人的“愛”都在一個孩子身上,同樣,一家人的期望都壓在一個孩子的身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學業(yè)上的壓力,各種作業(yè)、考試、報班,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過高的期望,則讓孩子面臨著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愿景,和難以回報的父母恩德,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望與失落、自責與自怨,讓孩子幼稚的頭腦天旋地轉(zhuǎn),幼小的心靈無所適從。
拿什么拯救孩子的玻璃心?
1、及時疏導孩子遇到的問題
如果感覺到孩子最近不太對勁時,再忙也要停下來關心下孩子了,比如晚上陪孩子入睡時,是說知心話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誘導孩子說出來,然后幫孩子分析解決下。如果孩子遇到事情后,家長一次次的忽視,孩子又無法自行解決,那么很容易鉆牛角尖或者內(nèi)心脆弱了。
2、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能力
拯救孩子玻璃心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只是一味地贊揚孩子,要適當指出孩子的問題,被引導其解決問題,從衣食住行開始,再慢慢深入。
鼓勵并不代表不需要善意的批評,愛并不是過高的期待。相信,在生活里的磕磕碰碰中,有家長耐心的思想指導下,孩子的“玻璃心”也會變成一顆堅強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