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孩子尿床切勿打罵 找出原因很重要

孩子要從2歲開始,才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這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養(yǎng)成好的如廁習慣,鍛煉如廁能力,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自己上廁所的良好習慣。但家長在孩子3歲或以后依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尿床的行為,切勿打罵,要找出孩子尿床的原因。
專家介紹:
勞偉華
副主任醫(yī)師
小兒泌尿外科腔鏡微創(chuàng)??曝撠熑耍壳爸饕撠熜好谀蛲饪频慕炭蒲泄ぷ?,疝氣、鞘膜積液、隱睪、先天性腎輸尿管疾病等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負責人,重點開展泌尿系整形及微創(chuàng)手術,熟練開展腹腔鏡、膀胱鏡、輸尿管鏡、經(jīng)皮腎鏡等內(nèi)鏡手術,并擅長隱匿性陰莖及尿道下裂等陰莖疾病手術,改良隱匿性陰莖手術矯治效果位居全國前列。同時重點開展產(chǎn)前胎兒泌尿系疾病的外科診治研究,承擔相關省級課題研究。同時,為國際微笑列車基金會指定廣東省合作專家,負責微笑列車貧困患兒免費手術項目。
如果家長早期發(fā)現(xiàn)孩子有尿床情況時,一般來說,不建議帶孩子馬上就醫(yī),因為小孩子遺尿的因素太多了。家長可以先通過簡單的排尿訓練,同時找一下有沒有具體的特殊的因素引起小孩子出現(xiàn)遺尿的情況,好像是不是吃的太飽了?或者吃了特殊的東西?是不是喝飲料了?睡覺前是不是喝太多的水?如果是這些情況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下小孩子的飲食。第二種是小孩子突然間受到驚嚇,或者在學校被老師責罵、被同學打了、被家長罵了這些心理改變的因素,也可以通過安慰看是否有效果。
還有一種原因是小孩子玩的太累了、太疲倦了、太興奮了,也會導致遺尿的情況,這時注意控制小孩子玩的節(jié)奏。如果說排除這些特殊的因素以后,小孩子還是有遺尿的情況,才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就醫(yī),讓醫(yī)生作出進一步的判斷有沒有其它特殊因素引起了遺尿癥,需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和用藥。
如何避免尿床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如果以前有尿床經(jīng)驗的人都會知道,尿床給小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是比較大的,其實是很容易害羞,老是害怕:別人知道我尿床以后,會笑話我,或者說爸媽知道以后會罵我,還有老師會責備我。小孩子覺得是不是自己有病呢?是我自身有問題呢?他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
小孩子受創(chuàng)以后,有些家長會比較急躁,可能就會出現(xiàn)責備孩子,說你怎么老是這樣子?嚴重時家長還會打罵孩子。這樣會造成小孩子的自尊進一步受損,同時可能會出現(xiàn)自卑、內(nèi)向、性格孤僻這些性格方面的缺陷,進一步影響到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可能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這樣就影響到家長們對他的印象,還有同學對他的印象,這是一種惡性的循環(huán)。所以到最后,甚至會影響到小孩子正常的身心發(fā)育,造成不好的后果。
所以建議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尿床的情況,要做到不要去責備,更不要去打罵孩子,要認識到這是一種疾病,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也不是他希望這樣做的,家長要明確這一點,這樣才有利于成功治療遺尿癥。家長要和小孩子好好的分析,好好的鼓勵他,告訴他這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說你自己可以治療的好的,同時可以用自己做榜樣:例如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子的,后面慢慢就好了。
讓小孩子知道原來爸爸媽媽跟自己一樣,那我為什么不能好呢?給予他信心,同時要做好相關的治療,配合好醫(yī)生,作出鼓勵:每當小孩子有好轉的時候,可以買點獎品或者多表揚他,讓小孩子更有信心更開心的接受治療、配合治療。
·本文由育兒專家文章欄目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于銳景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