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集體生活對寶寶的影響
2021-04-16
1.2w閱讀

寶寶今天3歲1個月29天了,現(xiàn)在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手心里長大的,在家的時候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特別是隔代養(yǎng)育的孩子,很多老人喜歡什么都替孩子包辦,總是幫孩子穿衣穿鞋、喂孩子吃飯等,不給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通常上幼兒園前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
當孩子來到幼兒園過上集體生活時,因為沒有了大人的庇護,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來做。加上孩子喜歡模仿,當看到老師和別的孩子自己穿衣、吃飯時,也會想要嘗試著自己做。漸漸地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自己收拾玩具、疊被子等自理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
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在家里時大人常常寵著他,經(jīng)??滟澓⒆?,有時玩游戲故意輸給孩子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而在幼兒園里,沒有小朋友會想著在游戲中要故意輸給別人,通常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會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幼兒園開展的競爭游戲會很好的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鍛煉孩子拼搏的意志,一些集體游戲還能增強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體會競爭勝利后的快樂。在各種活動競爭或能力競爭中,孩子不斷的超越自己,學會獨立做事和團隊協(xié)作,增強競爭意識,對今后適應社會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建立孩子的集體觀念
當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就是由個體向集體生活轉(zhuǎn)化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階段培育孩子良好的集體意識,對孩子今后是生活直接產(chǎn)生影響,例如能夠順利融入小學生活、工作中具有團隊精神等。
在日常的幼兒園生活中,老師會通過讓孩子做游戲、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對集體觀念有直觀的理解。孩子會漸漸懂得自己是集體的一名成員,自己做得好就會給整個集體加分,自己做的不好,就會影響別的小朋友或整個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