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吃奶吃飽了

剛做媽媽的人都會煩惱,不知道該喂寶寶多少奶,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吃了就睡,睡醒就吃。毫無規(guī)律可言,媽媽們不會判斷寶寶們有沒有吃飽,又怕寶寶沒有吃飽。母乳喂養(yǎng)的比喝奶粉的要難定義,喝奶粉的可以根據(jù)小寶寶的身體特征沖調(diào)奶粉,母乳喂養(yǎng)也可以判斷,方法還是計較多的,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說說如何判斷母乳喂養(yǎng)寶寶吃飽沒有和人工喂養(yǎng)的比較。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吃飽的5個信號
母乳喂養(yǎng)就比較難估計,主要從以下判斷。
信號一:媽媽乳房的自我感覺
在哺乳前,媽媽的乳房有飽脹感,乳房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擠出乳汁。寶寶吃完母乳后,媽媽會感到乳房已排空,乳房松軟,輕微下垂。
信號二: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會發(fā)出有節(jié)律的吸吮聲,平均每吸吮2~3次可聽得到咕咚下咽的聲音。
信號三:寶寶的滿足感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吮吸10~30分鐘就會放開乳頭。吃飽后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或者不哭了,咿咿呀呀地發(fā)聲,自得其樂,當(dāng)別人逗弄他時,他便咧著嘴樂。有的寶寶喂完奶后會馬上安靜入睡,并且2~3個小時不醒,醒后也會表現(xiàn)出精神愉快,這說明寶寶已經(jīng)吃飽了。
信號四:大小便次數(shù)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shù)和性狀也反映出寶寶的饑飽情況。寶寶出生后的頭兩天,應(yīng)至少排尿1~2次,從出生后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dá)6~12次,排軟黃便 1~2次。這樣就說明寶寶基本上吃飽了,如果排尿或排便次數(shù)過少,就說明吃得不夠。如果寶寶吃奶粉大便干燥,一天一次也屬正常。
信號五:寶寶體重的增長
看寶寶的體重是否有規(guī)律的增加。我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一般為2500~4000克,出生后的最初幾天,由于睡得多吃得少,且肺和皮膚蒸發(fā)大量的水分,大小便排泄也很多,會出現(xiàn)生理性體重下降,減輕200~250克,出生后7~10天會恢復(fù)到出生時體重。之后寶寶體重開始上升,最初3個月內(nèi),寶寶的體重增長得非常迅速,約每周增加200~300克,但有些嬰兒超過了這個數(shù)。之后的3個月,每周約增加100~200克;半年后,寶寶的體重平均每周增加 50~80克。寶寶的體重增加是最說明問題的,如果寶寶在剛出生的3個月內(nèi),每月體重增長少于500克,就說明媽媽奶量不夠或喂養(yǎng)不當(dāng),寶寶沒有吃飽。
寶寶沒有吃飽母乳的3個信號
信號一:放下就醒
如果母乳不足,寶寶在吸奶時表現(xiàn)出很費(fèi)力氣,但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著了,但睡不到1~2個小時又醒來哭鬧,往往提示媽媽奶水不足,或媽媽乳頭凹陷,寶寶沒有吃飽,應(yīng)適當(dāng)增加奶量。
信號二:吃奶過程中大哭
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吸不出來會放聲大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會兒吸不出來又會哭,哭了又想再吃,始終舍不得放開乳頭。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媽媽的另一個乳房不分泌乳汁,也說明母乳不夠。
信號三:聽不到吞咽聲
如果寶寶只是吸吮不發(fā)出吞咽的聲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說明媽媽的奶不是很多。如果寶寶吃完后還含著乳頭不放,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新生寶寶胃容量很小(初生兒胃容量為30~35ml,3個月約為100ml,6個月為200ml,1歲為300~500ml),同時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時間則隨食物的種類和性質(zhì)不同而不同,母乳喂養(yǎng),胃的排空時間為2~3小時,牛奶喂養(yǎng)則為3~4小時,水為1~2小時。
111嬰兒出生的前幾天,奶量可按嬰兒每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給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兌水,比例可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兌一份水則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總量為450~480毫長,分成7~8次服用,每頓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個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嬰兒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純奶,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每頓約吃60~100毫升。
嬰兒滿月后到兩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個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yīng)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六至九個月: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九至十二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方法
奶粉喂養(yǎng)的寶寶是否吃飽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斷,主要看寶寶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個月的寶寶60~90毫升/次,大干1個月則90~150毫升/次。有的寶寶胃口很大,吃了還要吃,最好每次準(zhǔn)備的奶量都超過寶寶實(shí)際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斷寶寶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寶寶食欲。對于0~3個月的寶寶,每日總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則易造成肥胖。
人工喂養(yǎng)奶量計算公式
采用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調(diào)配奶粉,父母們都應(yīng)該掌握。
奶量的計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體重(千克)]/86
簡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知道了一日的奶量,還應(yīng)該學(xué)會奶粉的調(diào)配方法。
具體方法有兩種:
1、按重量計算:由于8斤鮮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沖調(diào)時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復(fù)成牛奶,但需稱量,故這種方法不太實(shí)用。
2、按體積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觀密度為0.5-0.6克/毫升,因此沖調(diào)時應(yīng)按奶粉與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沖調(diào)。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裝,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齡奶粉的用量、調(diào)配方法,每日喂養(yǎng)次數(shù)以及其他的相關(guān)事宜的詳細(xì)說明。
調(diào)配嬰兒奶粉的注意事項(xiàng)
(1)先準(zhǔn)備好潔凈的溫開水(60℃左右),量好需要的量。
(2)用奶粉罐內(nèi)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壓實(shí),過多地加入奶粉會使調(diào)配出的奶過稠,往往導(dǎo)致腹瀉、便秘或肥胖,重則損傷腎臟;而長期把奶兌得太稀,會使孩子的體重增長緩慢,同樣影響生長發(fā)育。
(3)把匙內(nèi)奶粉倒入準(zhǔn)備好的量杯中。
(4)用消毒過的匙攪拌奶粉,至完全溶解。
(5)量杯內(nèi)的奶經(jīng)消毒漏斗倒入奶瓶,即可食用。
(6)如需加熱時,可用熱水給調(diào)配好的牛奶加熱。最好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因?yàn)橛梦⒉t加熱,雖然奶瓶外面摸起來不熱,但瓶內(nèi)的牛奶已經(jīng)非常燙了,容易燙傷寶寶。
判斷哺乳量的方法
寶寶的奶量夠不夠是爸爸媽媽最關(guān)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學(xué)會下列“五看”,就知道哺乳量適宜不適宜了。
(1)看哺乳次數(shù)。出生后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每天換6塊以上濕尿布,期間有2~3次軟大便。
(3)看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
(4)看體重。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閃亮,反應(yīng)靈敏。媽媽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讓寶寶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媽媽的泌乳量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寶寶就會出現(xiàn)母乳不足癥狀,如體重增長遲緩、脫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