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喝奶吐血
2022-11-20
0閱讀

新生兒喝奶吐血一般與口腔黏膜破損、母親乳頭破損、鼻腔出血倒流、維生素K缺乏等原因有關。具體要結合實際情況及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判斷,明確病因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一、口腔黏膜破損:
若過于用力吸吮,或者是有磕碰等,均會導致新生兒的口腔黏膜破損造成出血。血液混合乳汁吐出,看起來像是吐血。家長可以觀察出血量,若僅是少量出血,一會兒就沒了,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二、母親乳頭破損:
由于新生兒用力吸吮導致乳頭破損出血,血液和乳汁一并被新生兒吸入然后突出,造成吐血的表現。乳頭破損母親會感覺到較為明顯的疼痛,新生兒一般無其他特殊表現。乳頭破損后應停止喂養(yǎng),并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乳汁可以通過吸奶器吸出,通過奶瓶給新生兒進行喂養(yǎng)。
三、鼻腔出血倒流:
當天氣過于干燥、外傷等均可以導致鼻粘膜破損,造成鼻子出血。且血液容易倒流入咽喉,再由嘴巴吐出,也會出現吃奶后吐血的表現。一旦出現此種情況,要盡快到五官科進行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采取針對性的止血措施。
四、維生素K缺乏:
當新生兒存在維生素K缺乏時,容易引發(fā)新生兒胃出血,造成吃奶后吐血等癥狀出現。維生素K通過胎盤的滲透性比較差,故新生兒從母體獲取的維生素K相對較少,因此在出生后會常規(guī)給予維生素K的注射。但如果新生兒患有肝膽疾病,維生素K的吸收減少也會導致無法滿足新生兒的需求,繼而出現維生素K缺乏。一般要盡快到醫(yī)院查明原因,并盡快注射維生素K治療。
其他疾病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減少等也會造成新生兒吃奶后吐血的癥狀。因此當出現吐血癥狀時,家長應要高度關注,并盡快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