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小兒腰椎穿刺檢查的結果?
2023-06-01
3627閱讀

檢查結束后,一般會在5-7天內出結果。腰椎穿刺檢查報告單上有很多項內容,家長可能不容易讀懂。下面有幾項常見的檢查結果,可以供家長參考:
腦脊液壓力(反映顱內壓)
一般兒童臥位的腦脊液壓力參考范圍為40-100mmH2O,新生兒的數(shù)值可能較低一些,需以醫(yī)生判斷為準。
- 腦脊液壓力偏高:提示可能有顱內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腦脊液壓力偏低:提示出現(xiàn)了脫水、腦脊液漏等情況。
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
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主要包括性狀、潘氏試驗、細胞數(shù)等。
性狀
- 正常:腦脊液是無色,且清澈透明;- 異常:腦脊液混濁,或出現(xiàn)異常顏色(如紅色、黃色、白色等),提示可能存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出血或腫瘤等。
潘氏試驗
潘氏試驗也叫蛋白質定性試驗,主要看腦脊液里面有沒有蛋白質。
- 正常:結果顯示“-”或“陰性”,屬于正常情況;- 異常:顯示“+”或“陽性”,則提示患有腦組織和腦膜炎性病變,比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脊髓灰質炎等,也不排除腦出血、腦外傷等疾病。
細胞數(shù)
- 正常:正常腦脊液里面一般不含有細胞,但檢查中取得的腦脊液中出現(xiàn)少許細胞可能是正常的;- 異常:以白細胞數(shù)為例,<3月齡的嬰兒,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shù)>9/μL一般提示異常,如感染等;對于≥3月齡的兒童,白細胞計數(shù)>6/μL可提示異常。
腦脊液生化檢查
腦脊液生化檢查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檢查項目:
腦脊液蛋白質定量
- 正常:對于正常腦脊液中蛋白質濃度的參考范圍,兒童通常為0.2~0.4g/L,早產兒和足月新生兒為0.2~1.7g/L,需要注意的是,實際情況以醫(yī)生的判斷為準。- 異常:出現(xiàn)濃度增高時,需警惕腦部炎性病變、蛛網膜下腔出血、椎管內梗阻、腰椎穿刺傷等情況。
腦脊液氯化物定量
- 正常:兒童正常腦脊液中氯化物濃度的參考范圍為117~127mmol/L。- 異常:濃度降低,需警惕細菌或真菌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電解質紊亂等;濃度增高,可能提示腎炎、病毒性腦膜炎或腦炎等疾病[1]。
腦脊液葡萄糖定量
- 正常:正常腦脊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參考范圍不是統(tǒng)一的,對不同孩子來說有一定區(qū)別,兒童為2.8~4.5mmol/L,嬰兒為3.9~5.0mmol/L。- 異常:當這一濃度偏低時,可能與細菌性腦膜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有關;濃度偏高一般提示高血糖。
腦脊液病原學檢查
病原學檢查中發(fā)現(xiàn)細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需考慮感染。醫(yī)生一般會根據具體病原學檢查結果,結合寶寶的臨床表現(xiàn)、其他檢查結果等作出判斷。
參考文獻:
[1]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