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形塑小孩的重要階段

7歲兒子跟媽媽到超市卻什么都不買,但下一刻媽媽被嚇到心里發(fā)涼
童年是形塑小孩人格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在小孩還沒有上學時,主要的學習對象就是家里的長輩,其中言教又比不上身教,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他們看在眼里。以下這位任職於外企的媽媽就分享了她當初去國外進修一年,留下6歲的小孩給奶奶帶的事情,而她也痛苦地承認這是她此生做過最后悔的決定。
這位在外商工作的媽媽獲得了升職去國外進修一年的機會,雖然要暫時離開自己6歲的兒子,但兒子平常都很聽話懂事,她就放心地把他交給奶奶帶,并囑咐在這段時間要聽奶奶的話。
一年后,她開心地回國跟兒子碰面,但已經(jīng)7歲的兒子一改以前看到她就會撲上來的態(tài)度,反而站在遠方眼神有點冷漠地看著她。媽媽心想自己沒有陪孩子一年,可能小孩對她有點陌生,頓時覺得特別歉疚。
為了補償并重新培養(yǎng)一下母子間的感情,她帶兒子去逛超市,并跟他說想要吃什么都沒關系,今天破例什么都可以買,沒想到超市里的其他小孩都興高采烈地在挑零食,兒子卻不說話,手上什么都沒拿。
媽媽覺得有點奇怪,又想說兒子可能長大懂事在客氣,正要幫他拿幾樣零食的時候,他卻在冰棒的柜子前停了下來,伸手拿出一支冰棒。
媽媽才正要開口說「你喜歡這個口味的呀」,兒子就突然把冰棒的包裝撕開,舔了幾口之后又若無其事地放回冰柜里!
媽媽當場呆住了,她看著兒子又拿出一支冰棒,連忙制止他說:「兒子,我們把它買下來吧!」兒子竟然回了一個讓她這輩子都忘不了的輕蔑眼神,說:「不用浪費了,媽媽,我都這樣吃。」
媽媽強忍著心中受傷的情緒,執(zhí)意把那些他拆封過的冰棒都拿出來準備結(jié)帳,兒子又不耐煩地「嘖」了一聲說:「有錢花的話不如給奶奶,她說你很常買那些保養(yǎng)品或化妝品,當媽媽了還這么花俏,不懂得孝敬老人!」媽媽心中都涼了,在越洋電話中一直說想媽媽的小男孩,見面之后怎么會是這樣子!
接下來的幾天,她越跟兒子相處就越是心驚,看到鄰居小妹妹戴了新的發(fā)飾,兒子就冷冷地說:「戴什么發(fā)飾,當妓女嗎?」或是看到別人開著時髦的車子經(jīng)過,他就會哼一聲,嗤笑說:「保佑你撞車!
▼她覺得這個小孩已經(jīng)完全不是她從前認識的那個兒子了,而是一個魔鬼!在幾晚的輾轉(zhuǎn)反側(cè)之后,她終於做了一個決定,就是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并把奶奶請回了老家。
雖然她現(xiàn)在可以整天陪在兒子的身邊,但要改變心思這樣扭曲的兒子,她卻非常無力…她只能在每次兒子又做錯事的時候,在旁邊諄諄告誡他。當兒子擅自打開超市的包裝后,她就會跟他說你這樣做的話,做雪糕的工人叔叔該怎么辦呢?他好不容易做好雪糕,卻被你舔一口就放回去,雪糕就浪費了。超市的結(jié)帳阿姨也因為這樣要賠錢,沒辦法回家陪小孩....
▼當兒子對她說「媽媽你打扮的跟鬼一樣」,她就說:「你這樣說讓媽媽很傷心,你可以改成說媽媽眉毛淡一點會比較好看?!?/p>
當兒子批評鄰居小女孩的裝扮時,她就主動稱贊那個小女孩,讓小女孩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兒子嘲諷那些開車的人最好出車禍時,她就說試著讓兒子想一想,如果里面坐的是他重要的人會怎么樣呢?
在這段期間里,她也帶著兒子四處去做義工,看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露出真誠又溫暖的笑容,兒子的個性終於漸漸被矯正過來,懂得去欣賞別人背后的委屈,講話也不再那么刻薄了。
幸虧這個小孩只有7歲,只是有樣學樣,內(nèi)心還不是真正的惡劣,所以在媽媽的即時挽救之下能夠步上正途,不然不敢想像他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可怕的樣子!在童年階段家庭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動一下手指分享這則案例,警惕大家環(huán)境的重要性吧!
“個性育兒”微信公眾號:gexingyuer(長按可復制)
父母們的育兒小貼士,分享豐富的育兒知識!
媽媽FM感謝您的收聽,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女人,可以微信搜索“mamafm“關注我們的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