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教育的安全問題

作者:顧驍來源:摘自《父母裝傻,孩子更聰明》
孩子成長可能有哪些風險
我們習慣把孩子的空余時間,安排滿學習,或者丟給他們玩具關在房間里,唯獨不肯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讓孩子的行為與現(xiàn)實生活越來越分離,這其實是一種變相逃避各種風險的做法。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溫柔的愛和保護,可是當保護前面加上“過度”二字,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了。與其過度保護,不如培養(yǎng)孩子自護。
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險呢?
第一、傷害的風險。一歲的孩子拿筆或者筷子就可能擔心戳到眼睛;三歲的孩子操作電器就會擔心他觸電;讓孩子切菜,可能會切到手;讓孩子做飯,可能會燙傷;讓孩子自由旅行,有可能走丟或者被拐賣。而玩具和課程學習不存在任何危險,這是設計玩具和學習的必要條件。玩具的設計者首先要確保沒有安全問題,這樣一來,孩子學習或者玩玩具的過程,就不需要我們監(jiān)督了。
第二、損失的風險。年幼的孩子自己吃飯,有可能把飯撒在外面,還可能打壞碗。一歲的孩子操作遙控器,敲打電腦鍵盤,有可能損害這些物品。而玩具的設計往往是非常牢固的,孩子學習語數(shù)英也好,學習下棋、畫畫、彈琴也好,都不會造成財物的損失。其實玩具也是要花錢的,只不過我們在買玩具的時候,認為那是愛的體現(xiàn),沒有意識到也有錢的“損失”。
第三、失敗的風險。大人們總喜歡向孩子灌輸知識,以為可以讓孩子更快地學到做事的方法,小學生的學習往往很簡單,考試常常接近100分,孩子總能“成功”,孩子的玩也容易“成功”,即使失敗,通過重來,仍然可以達成目標,孩子逐漸建立起了“成功才快樂”和“失敗必悲傷”的價值觀,使得孩子就會在做事之前有強烈的選擇性,凡是可能沒有好結果的事情,盡量逃避。
然而,孩子玩玩具和游戲不需要對結果負責,加上大量的玩具可供選擇,會造成孩子浮躁的心態(tài),每個玩具隨便摸摸就沒有興趣了,長期下去會養(yǎng)成注意力不集中等學習障礙。所以,別再以愛的名義給孩子添購太多玩具了,那其實是害了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