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婆婆,才最令媳婦郁悶

作者:晚情來源:傾我們所能去生活(wanqingdepingtai)
和朋友S吃飯,她情緒低落,一副悶悶不樂地樣子,我打趣道:“剛剛有了自己的小窩,真正當家做了女主人,怎么還不高興?。俊?/p>
她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估計這輩子是很難真正做女主人了,我問她怎么了,她說她婆婆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在她們小區(qū)買了套房子,說一家人住得近一些,相互有個照應,然后羨慕地對我說:我真羨慕你,你婆婆什么都不來干涉你,你生不生孩子,什么時候生,怎么花錢,怎么生活,她全部不來管你,我怎么就這么命苦啊!
這話要是被其他人聽到,肯定會說S不孝,因為S的婆婆絕不是壞婆婆,相反,她是一個愿意為了兒子媳婦燃盡自己最后一滴油的那種母親,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也許,是很多媳婦向往的那種婆婆,卻偏偏不是S向往的那種。
這些年來,S過得很苦悶,曾經(jīng)還會跟身邊的人抱怨,可是換來的卻是“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你婆婆這么好,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我覺得你太矯情了,老人這么善良,要是我的話,感激還不及。”連S的媽媽都責怪女兒:你婆婆是個好人,你啊,就是作的。
每次傾訴都會換來指責和勸說,到后來,S就漸漸不愿意說了,大概因為我是贊同和老人分開住的人,所以她偶爾跟我還會說一說。
S結(jié)婚已經(jīng)五年了,剛結(jié)婚的時候,老公家里不是很有錢,她自己和老公也沒什么積蓄,無法另外買房子。
在我們這里,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如果小夫妻在外地,租房結(jié)婚很正常,但若都是本地人,基本都不會在外租房,有能力的會另外買套房子,買不了的,就會和公婆同住,等到有能力了再說。
S也不是很物質(zhì)的姑娘,婆婆家的房子也完全夠一家四口人住,所以從剛結(jié)婚開始,她便開始了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的日子。
婆婆把西邊的兩個房間給了他們,一個作為臥室,一個作為書房。
按照S原本想的是雖然住在一起,但各自保持自己的私人空間。
剛結(jié)婚時,婆婆一大早起來就把早飯做好,然后敲門叫他們起來吃早飯,結(jié)婚前老公的衣服都是婆婆洗的,結(jié)婚后,只要她和老公剛洗完澡,婆婆就會過來拿衣服。
她覺得不好意思,很多次跟婆婆說衣服她自己洗就可以了。
婆婆當她客氣,硬是搶過衣服說:你們上班已經(jīng)夠累了,我已經(jīng)退休了,平時也沒什么事做,家里這些活我來干,你們不用操心。
不只如此,婆婆負責買菜、做飯、洗衣、打掃,S盡量不勞煩婆婆,可是只要一個不注意,婆婆就會把活搶了過去。
按照最初的設(shè)想,她希望老公和自己能夠共同分擔家務,但后來發(fā)現(xiàn)在婆婆的包辦下,老公奇懶無比,而她有時候要加班,也會出差,無法兼顧,婆婆就會趁機把家務都干完。
身邊很多姐妹都羨慕S好命,婆婆勤快又善良,一心一意為小輩做貢獻,努力減輕年輕人的負擔,這是別人做夢都想的好事??!
但S不是一個短視的女人,她不覺得享受老人這樣的照顧,是件多么高興的事,就如她經(jīng)常跟我說:假如有一天,老人走了呢?那時候我們的生活不是要一團亂嗎?
而且婆婆雖然人很好,但小夫妻倆畢竟還是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老人天天過來打擾,那種郁悶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明白。
三年后,S的事業(yè)和經(jīng)濟基礎(chǔ)都有了大大的改善,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原本夠住的房子,因為一個孩子的到來,顯得有些擁擠,S敏感地意識到,這是自己搬出去的最大機會,當然,僅僅只以不夠?qū)挸ㄊ遣粔蛴姓f服力的。
那段日子,S經(jīng)常給一家人洗腦,說現(xiàn)在有了孩子,以后上學就是頭等大事,現(xiàn)在其他房子不敢說,但那些好的學區(qū)房卻一直在漲,如果不趁現(xiàn)在勉強能夠買得起的時候一舉買下,等到孩子真的要上學時,還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能力。
S說得合情合理,全家人沒有反對,于是,她選了一個八十多平的兩居室,她偷偷告訴我,一來經(jīng)濟能力有限,二來也怕公婆要求住過來,所以還是買得小一點,反正一家三口也夠住了。
去年房子交付后,S嚷著說這輩子沒住過自己的房子,想搬到新家去,二來新家離公司也近很多,為了這個目的,S也算是殫精竭慮了。
搬到新家后,S看著小而溫馨的小窩,覺得連空氣都是自由的,早飯在外面買點吃就可以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她第一次覺得生活竟是如此美妙。
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婆婆就拎著粥和煎蛋過來了,說外面的東西不干凈,還是家里做的吃了放心,未了,婆婆提出把新家的鑰匙給她,這樣她每天都可以過來幫他們收拾。
S欲哭無淚,又不好意思和婆婆直說,只是避重就輕地說:媽,您年紀大了,每天這樣來來回回,我們多不放心啊,我們都三十多歲的人了,自己會照顧自己的,您好好的安享晚年就好。
婆婆卻當她是客氣,執(zhí)意要幫他們收拾,S心里也知道婆婆是個好人,不忍心把話說白了,讓她傷心,迫不得已把鑰匙給了婆婆。
每天早上婆婆都會給他們過來送早餐,然后做好晚飯等他們回來吃,晚上直到他們洗完澡,婆婆把臟衣服收走,才會心滿意足地離去。
可這樣更令S不安,大晚上的一個老人自己回去,多不放心啊,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他們送婆婆回去,反而更累更不自由。
今年,S的婆婆生了一場病,S說通老公堅決不讓婆婆過來照顧他們了,說婆婆要是每天再來,他們整天都提著一顆心,連班都上不好了。
之后,婆婆還真的不來了,S大大松了口氣,覺得忍了好幾年的問題,可能真的從此解決了。
可是S小看了婆婆照顧他們的心愿,公公婆婆竟然把自己住的大房子賣了,用這錢在他們小區(qū)買了個小房子,S知道后,驚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婆婆笑瞇瞇地說:現(xiàn)在你們搬出來了,這么大的房子我們住著也空蕩蕩的,我怕你們反對,所以就沒跟你們說,而且你們不是說了嗎?學區(qū)房才有升值的空間,這房子雖然小,說不定潛力比那大房子更好呢!
從那以后,S的婆婆又開始了照顧兒子媳婦孫子一家三口的任務。
S嘆了口氣,讓我?guī)退雮€解決的辦法。婆婆其實是個善良的老人,她不想讓她太過傷心,委婉地說,婆婆卻從來沒有真正重視過,可是她真心希望能有自己的空間,能讓老公和自己不再做媽寶,有獨自生活的能力。
其實,我哪有什么辦法呢?也唯有聽她傾訴一下而已。
在所有人都指責S身在福中不知福時,我卻很能理解她的感受。對于有些年輕人而來,老人愿意過來照顧生活帶孩子,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是還有很多人,卻寧愿自己辛苦點,也希望精神能夠自由,偏偏后一種人已經(jīng)越來越多,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
作為小輩,也只有努力讓老人明白這一點:不出意外,你們必將先孩子而離去,你們把小輩的生活照顧得如此周到,當他們失去了自理能力,而你們又不在時,他們又該如何生活呢?到時候他們的生活一團亂,甚至引發(fā)夫妻矛盾,這應該也是你們不愿意看見的吧?
如果我們真的改變不了上一輩,但起碼可以從我做起,努力去擁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分離開來。
很喜歡一段話: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guān)系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yǎng)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
晚情:作家,編劇,云意軒翡翠創(chuàng)始人,著有《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等書,新書《做一個有風骨的女子:不迎合,不媚俗》、《純真如你》正在熱銷中。微博晚情的小窩,個人公眾平臺:傾我們所能去生活(wanqingdepi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