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補鐵長大后性格好
2020-04-08
0閱讀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嬰兒時期補充鐵元素,長大后的異常行為,比如抑郁、焦躁、睡眠問題等會顯著減少。
瑞典于默奧大學(xué)的研究人員對285名寶寶進行了調(diào)查。當這些寶寶6周大時,研究人員隨機為他們注射含鐵或不含鐵的點滴,并堅持到年滿6個月。當孩子們3歲半時,研究人員將這些孩子的情況同另外95名出生體重正常的孩子做了對比后發(fā)現(xiàn),在智商表現(xiàn)上,兩組寶寶并不存在明顯差異。但在不補鐵的那組孩子中,體重偏低的寶寶長大后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幾率卻是13%,而補鐵一組僅為3%。
研究人員表示,體重不足的孩子最容易缺鐵,而缺鐵可能是兒童時期行為異常的一個直接誘因。在美國,寶寶一般在4—6個月時開始通過母乳或奶粉補充鐵元素。體重不足或者早產(chǎn)的嬰兒,從出生開始就要監(jiān)測血液中的鐵含量并及時補充。
手腳冰涼的寶寶多補鐵
手腳涼多是由于末梢循環(huán)差所致,常見于體虛或貧血的寶寶。因而冬季除了做好保暖外,可以從飲食上調(diào)節(jié),經(jīng)常吃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黃、瘦肉、牛羊肉、魚、動物肝臟、動物血制品、大豆、菠菜、韭菜、黑木耳、香菇等等,同時注意葷素搭配可以增加鐵的吸收。
要讓孩子多吃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