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

寶寶今天3歲2個月19天了,幼兒中期的主要身體特征是軀干的成長。隨著生長部位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重點是身軀變寬、變厚實,特別是胸部。
幼兒中期的主要身體特征是軀干的成長。隨著生長部位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重點是身軀變寬、變厚實,特別是胸部。孩子現(xiàn)在的生命力主要作用于上胸腔,尤其是心和肺。隨著軀干成為孩子成長的焦點,頭部占整個身長的比例變成了五分之一。這個時期寶寶的肚子通常都顯得大大的,胖胖的,讓整個軀干看起來像個橢圓。這時他們還沒有清晰的腰線,背部曲線也還看不出來。
在這期間頭部有什么變化呢?孩子的下巴有一點向外伸了,上唇比下唇稍微突出,臉部表情更豐富了。他的脖子也長長了一些,腿和胳膊都壯實了些,盡管腿部的力氣還不夠大。
在兩歲半到五歲期間,孩子的運動越來越靈敏,越來越協(xié)調。她到處爬,跑得越來越穩(wěn),也越來越快——如果你曾經試過去抓住一個跑掉的孩子,你就會知道這一點。
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內在發(fā)展。孩子大約兩歲半的時候,我們開始注意到他的記憶能力越來越好。斯坦納認為,這種早期的記憶基于模仿:某一天,孩子模仿了一些東西,第二天以及接下來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重復地模仿,這個行為不僅是外在的動作,同時也進入到他身體的最深處。這就是記憶的基礎。
兒童最先發(fā)展的是聯(lián)想記憶。看到一個餅干罐子,她會想起曾經拿餅干給奶奶??墒?,如果你問她那天上午她做了什么,她可能記不起來,于是她會說她不記得了,或者不怎么說話??墒怯袝r候,幾天甚至幾周后,某個東西或某件事情會激起孩子的記憶,她會滔滔不絕地說出整個事情,包括所有細節(jié)。在這個階段,最好避免問孩子這樣的問題——這是在要求他們做一些超出這個發(fā)展階段的能力之外的事情。
三歲左右,孩子開始稱自己為我。而在此之前,他提到自己時通常直呼自己的名字,例如湯姆或喬尼??墒怯幸惶欤改富蚶蠋熆赡軙牭剿f:我不想做你讓我做的事情,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
這意味著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她第一次體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之而來的是思想的覺醒[5]。她發(fā)展出更加清晰的時間觀念——昨天、今天、明天——盡管還要過好久,她才能真正理解我們五分鐘后離開是什么意思。新近發(fā)展出來的語言和記憶能力是思想覺醒的基礎。前面我們說過,看到餅干罐,她會想起曾經拿餅干給奶奶。漸漸的,孩子的記憶變得更加獨立,不需要看見什么東西就能回憶起發(fā)生過的事情或經歷。
緊隨我階段而來的是不階段。即使你的兒子通常都很順從,你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現(xiàn)在他也常常會說不。成人對不作何反應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不知所措或反應過度,三歲的孩子也會模仿我們。如果到了洗手的時間,我們只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洗手就可以了。
我們來稍微看一下不背后的東西。我們的孩子說不是為了試探一下尺度,就如同我們試穿鞋子一樣。如果我們不采取對抗的態(tài)度,孩子和父母都會快樂一些,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不去做該做的事情。讀一首押運的詩,唱一首歌,或者陪孩子一起去做一項工作,都可以幫助化解三歲孩子的抵抗意志。在不階段,適當的幽默也可以發(fā)揮奇效。
在三歲左右,孩子們開始更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常常會流露出更多的感情。你的孩子可能會爬到你的膝上,要你抱一抱,之前他可不這樣。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也發(fā)展得更熟練,開始用形容詞去表達他們對事物的感覺。之前他們可能說想要一塊餅干,現(xiàn)在他們會說要一塊好吃的巧克力餅干。
在這個階段,孩子語言發(fā)展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詞。他們以一種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玩著語言的游戲,此外他們開始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在睡前。對故事的興趣源于越來越豐富的詞匯量,以及對語言的越來越強的理解力,同時聽故事也可以幫助他們豐富詞匯量,加強對語言的理解。
這還是一個為什么的年齡。他們一遍遍地問為什么,對我們的答案卻往往不太感興趣。他們在體會自己可以問問題這一事實。成人總喜歡以完全符合科學的答案來回應,但一個簡單而有詩意的回答往往更好,更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真正需要。為什么外面天黑了?太陽公公睡覺了,明天早晨他會回來叫我們起床的。對于三到五歲的孩子,這樣說比解釋地球圍繞太陽轉更好。
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在發(fā)展。兩歲的孩子一般各玩各的,而三歲、四歲或五歲的孩子在玩耍時開始有了互動。不過,緊隨三歲孩子的我階段和不階段而來的,通常是四歲或四歲半孩子那有名的固執(zhí)期。當意見相左或沖突時,四歲的孩子要是固執(zhí)起來,那可真夠令人頭痛的!雖然他喜歡和朋友們一起玩,分享玩具對他來說卻很難。隨著這個階段接近尾聲,他進入了一個更為和諧的階段,有的教育家甚至把五歲這一階段稱作優(yōu)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