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享受學琴的快樂

對很多琴童來說,學琴是很痛苦的事。每天的練習枯燥無比,還常常伴隨著聲聲斥責——原本溫柔可親的爸爸媽媽,怎么到了鋼琴前就變得如兇神惡煞一樣?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成名成家!如果只是那樣的話,教育就太缺乏針對性了。要知道,即使孩子對一件事極有興趣,但引導不當,可能也會漸漸失去興趣。父母、老師的引導方法不對頭,孩子也會失去了進一步挖掘潛能的機會。
事實上,對于父母而言,用快樂的心態(tài)陪伴孩子學琴,比什么都重要。當孩子練習達不到要求時,父母要一如既往地讓自己和孩子保持快樂的心情,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學習的真正意義和樂趣。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一條:懂得孩子心理是關鍵,除了用生動的語言循序漸進地引導或者表揚之外,懂得一些幼兒心理學的知識很重要。
想要讓孩子產(chǎn)生不間斷的興趣,實在是很難,但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有效的辦法。對于大部分小孩而言,適當?shù)谋頁P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增強小孩子的自信心,使之對鋼琴學習更有興趣。比如晚飯后,讓孩子給大家彈一段新學的曲子,在掌聲中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還有一個好辦法是利用競爭意識,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需求,希望自己是突出的。父母不妨讓自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練習,讓其中一個看另一個彈奏。有了競爭者,孩子就有了想要超過另一個的想法,練習時就有了動力和目標。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二條:降低要求和嘗試自己彈奏,是控制情緒的好辦法。
當孩子的表現(xiàn)遲遲不能達到要求時,父母如果還是能以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進行表揚,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小朋友的自尊。積極的心態(tài)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而批評和冷眼則容易產(chǎn)生對抗心理。
很多父母小時候都沒有學琴的機會,這時不妨自己動手試著彈孩子正在練習的曲子,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的話,父母和孩子的心態(tài)上就會形成平等的狀態(tài),并且會構(gòu)成一種共同面對困難的聯(lián)盟關系,這樣在無形中抵消了孩子對父母的抗拒情緒,此時再巧妙地給予一定的指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