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給寶寶把尿嗎?

你還會給寶寶把尿嗎?(圖)
把不把尿是引發(fā)婆媳大戰(zhàn)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把尿?搖籃小編建議您有條件千萬別給寶寶把尿,為什么?看看下邊的文章吧。
一、要不要給寶寶把尿? 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崔玉濤指出:“不僅不應給小嬰兒把尿,也不應給大嬰幼兒把尿。頻繁把尿容易造成肛裂,這與腹壓頻繁增高對本身較僵硬的肛門壓迫所致?!薄 “涯蚣炔焕趮雰后y關節(jié)的發(fā)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會感覺尿排在紙尿褲內的不適感,先是尿完后給予家長提示,逐漸就會在尿前給予提示。家長需要耐心等待,2歲左右,嬰兒就會有一定表示了。到時因勢利導很容易形成排尿習慣,戒掉尿布?! ∑浯?,因為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到三個月會抬頭時,頸椎前凸,形成了第一個彎曲;六個月會坐時,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一歲會走路時,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個彎曲,這樣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彎曲。如果把尿姿勢的不正確,還會增加骨骼發(fā)育不良的風險,發(fā)生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二、把尿能達到訓練孩子控制排便的目的嗎?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fā)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尤其是1歲以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后5-15分鐘,睡醒后。這還是比較成功的排尿訓練?! ∈〉呐拍蛴柧氃?歲前比比皆是,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比如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一潑尿才能接著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 ?歲之后,孩子們開始有了一點控制便尿的能力,但是并不完善。這和老年人控制不好大小便是一個道理。很多家長苛求孩子,一旦孩子把尿時不尿,或者不把尿的時候自己尿了,就會責怪孩子,甚至用呵斥打罵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尿尿之前必須告訴家長,這是不對的?! ∪?、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如廁? 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崔玉濤說,嬰幼兒時期,隨著各器官發(fā)育的逐漸完善,尿床問題一般都會慢慢消失。1歲半以后,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鍛煉。 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是: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生聯系;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一般來說,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后,都能靈活地坐、站、走、蹲、起,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fā)育,加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梢詼蕚湟粋€適合孩子使用的馬桶,當孩子表達便意時,建議他到馬桶那兒去處理,但不要催促孩子或期望孩子馬上排便。還可以選擇相關的有趣繪本和圖書,要讓寶寶從思想上理解、感情上喜歡、行動上接受,能夠自覺自愿的學習上廁所。當寶寶能自己控制住排尿時,一定別忘了給與及時的表揚;如果反抗,不要強求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會養(yǎng)成如廁的習慣。 需要提醒的是,男孩有段時間開始喜歡站著尿,而且亂尿,或看自己哪次尿得遠。這是男寶寶的好奇心所致,父母不要責備,要抓住這一時機引導男寶寶站著尿。
更多推薦:
寶寶能用防曬霜嗎?
懷孕后什么時候要去進行產檢?
寶寶用哪種護膚霜比較好?
三優(yōu)親子網,倡導優(yōu)生優(yōu)育優(yōu)教,更懂媽媽和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