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用藥不能太久

寶寶今天8個月22天了。寶寶生病了用藥不宜太久,滋補之物進入身體,身體就知道有外力來助,一開始會一鼓作氣清除外邪,但長期下去,他自己的功能就會被替代,外力撤掉,孩子的身體反會虛弱。孩子的藥方,需輕靈些,因為孩子臟腑嬌嫩,用藥太多,身體恐怕難以接受。只是有時嚴重了會引起并發(fā)癥。為避免這種風險,才要用中藥或西藥治療干預。
首先是外感。孩子患了外感,如感冒,不治也會自愈。只是有時嚴重了會引起并發(fā)癥。為避免這種風險,才要用中藥或西藥治療干預。中藥用驅邪外出的藥物,幫助孩子恢復身體。外邪去除,則不必繼續(xù)用藥。如長期用,反而適得其反。很多家長覺得這幾聲咳嗽是大問題,就向醫(yī)生夸大病情,說孩子咳嗽劇烈。這樣,醫(yī)生會覺得事情嚴重,于是就用大劑量藥物來治療,很多時候開的都是苦寒藥物,喝下去往往容易傷脾胃,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
其次是消積。積食可用焦三仙和炒雞內金等來去除,一般消積食的藥,用幾天即可。因天天用,身體就知道有外力來替代他,自己的功能就會退化。使用幾天后,積食消掉,就用飲食調理,不能依靠藥物。
還有就是滋補脾胃,即補脾。這樣的藥也不能長期使用。補脾有補脾陰和脾陽兩種,補脾陰用明代名醫(yī)繆希雍的滋補脾陰方法,用山藥、蓮子肉、生地、沙參、麥冬、石斛等,熬成飲料喝。滋補脾陽用是清宮養(yǎng)生糕點八珍糕的思路,用太子參、白術、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芡實、白扁豆等。但很多家長覺得這些東西好,就想當保健品給孩子用,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孩子不需保健品,他們的身體每天都在成長。
滋補脾胃的藥,都在孩子身體不好時,如連著幾次感冒,原因是脾胃虛弱時,要找醫(yī)生根據(jù)孩子體質,調整藥物和比例后使用。幾天就行。
所以,我現(xiàn)在推薦家長多學些小兒推拿知識,孩子生病了,除了醫(yī)生開的藥,可以用推拿手法來輔助調理,這些我覺得是中國每個家長都要學會的。小兒推拿是最好的物理療法,有家長學習后,很多問題都能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