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臟湯、鴨脖子,美食含激素
2020-04-08
1.3w閱讀

除此之外,日常的美食也是催熟陷阱。有些是早有共識的,如反季水果,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桃和橙等,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的,因此必須避免喂哺嬰幼兒。很多孩子喜歡的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薯片等,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nèi)轉(zhuǎn)變?yōu)槎嘤嗟闹荆l(fā)內(nèi)分泌紊亂。
家長們的烹飪方法也會影響孩子的激素分泌,把食用油經(jīng)反復就加熱使用后,高溫使油氧化變性,危害也相當于油炸食品。梁立陽說,廣東人喜歡吃老火靚湯,但如果煲湯時連動物的內(nèi)臟一起煲的話,其中的甲狀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質(zhì),會析出通過進餐進入人體。
此外,育兒專家提醒,雞鴨鵝等禽肉中的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