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少蛋白質的癥狀有哪些

寶寶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身體對于營養(yǎng)的需求也會大大的提高,其中蛋白質是人體最不可或缺的能量,是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的重要前提,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要注意及時給孩子補充蛋白質,避免出現(xiàn)蛋白質缺失的狀況,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fā)育。那么,富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哪些?小孩缺蛋白質的癥狀有哪些?
什么是高蛋白食品
高蛋白食物,顧名思義就是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它是構成人體內各種細胞的主要原料,因而是構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如皮膚、肌肉、毛發(fā)、骨骼、血液、內臟、大腦等的主要成分,還是補償新陳代謝消耗及修補組織損失的主要物質。當?shù)鞍踪|攝取不足時,會出現(xiàn)新生細胞生成速度減慢、生長發(fā)育遲緩、體重減輕、身材矮小、容易疲勞、抵抗力降低、貧血、病后康復緩慢、智力下降等狀況。因此,平時應適時進食高蛋白食品。但長期蛋白質攝入量過剩,超出人體的需要,那么過量的蛋白質非但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會造成胃腸、肝臟、胰臟和腎臟的負擔,進而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和肝臟、腎臟的損害,對身體不利。所以在補充蛋白質時一定要適量.不能多也不能少。
高蛋白食物有哪些
高蛋白食物分為兩類,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具體如下:
動物蛋白
1.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馬奶等;
2.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
3.禽肉,如雞、鴨、鵝、鵪鶉、駝鳥等;
4.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 蛋等及魚、蝦、蟹等;
植物蛋白
1.大豆類,包括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黃豆的營養(yǎng)價值最高。
2.干果類: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
3.螺旋藻
高蛋白食物排行榜
食物中以豆類、花生、肉類、乳類、蛋類、魚蝦類含蛋白質較高,而谷類含量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含蛋白質最多的肉類食物是雞肉,每100克含23.3克。含蛋白質最多的植物食物是黃豆,每100克含36.3克。具體高蛋白食物排行榜可參考下表:
食物名稱 每一百克中含量擁有的蛋白質(克) 食物名稱 每一百克中含量擁有的蛋白質(克)
海參(干) 76.5 豬血 18.9
螺旋藻 65 雞肝 18.2
豆腐皮
50.5 羊肉(瘦) 17.3
黃豆
36.3 鰱魚
17.0
蠶豆
28.2 豬肉(瘦) 16.7
豬皮
26.4 蓮子 16.6
花生
26.2 鴨肉 16.5
雞肉
23.3 龍蝦 16.4
豬肝
21.3 燕麥 15.6
兔肉 21.2 豬腎 15.5
牛肉 20.3 核桃 15.4
豬心 19.1 雞蛋 14.7
但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取決于蛋白質的含量,而且還取決于蛋白質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及比例。由于動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較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高。在植物性食物中,米、面粉所含蛋白質缺少賴氨酸,豆類蛋白質則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故食用混合性食物具有互補功能,提高混合蛋白質的利用率,若再補充適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可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雖然人乳、牛乳、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但它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與人體相符,所以營養(yǎng)價值較高。
寶寶缺蛋白質的癥狀
蛋白質不言而喻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它能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人體的一切細胞組織和器官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同時它也具有維持機體正常活動的功能,機體如果缺少它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當人體攝入大量的食物時,只有將這些食物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從這一點上便可以看出蛋白質的重要性,對寶寶而言,由于其身體發(fā)育迅速,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會提高高,只有攝入足量的蛋白質才能促進寶寶身體的健康發(fā)育。
如果小兒體內缺乏蛋白質,就會出現(xiàn)頭發(fā)枯黃,腳、腿等部位浮腫的臨床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四肢細短、頭偏大等癥狀。蛋白質對人體的作用非常大,蛋白質不足會影響新生細胞形成的速度,從而導致寶寶生長發(fā)育緩慢、身材矮小,一旦寶寶生病,由于體內的蛋白質缺乏,就不能正常地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所以疾病就會很難被治愈,有時還會伴有智力下降等狀況。
為了防止寶寶缺乏蛋白質,平時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吃些豆類、動物肝臟、肉類、蛋類等食物。對于媽媽而言,用合理的飲食去調理寶寶蛋白質缺乏的病癥既安全又方便,只有合理的飲食才能為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
小兒缺蛋白質的危害
蛋白質的重要性可以形容為人不能沒有水一樣。因為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因此,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物質。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
小兒缺蛋白質會出現(xiàn)蛋白質缺乏綜合征或惡性營養(yǎng)不良綜合征,又名夸希奧科。主要是由于蛋白質嚴重缺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不足引起的綜合征,常見于熱帶地區(qū)的不發(fā)達國家,以6個月至5歲小兒多見,常發(fā)生于斷奶后以淀粉為主食者。本病主要表現(xiàn)為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及毛發(fā)與皮膚的病變。
寶寶于母乳喂養(yǎng)期間一般生長良好,但在斷奶后,由于蛋白質的質和量均供應不足,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并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而導致本病。此外,各種傳染病如結核病或寄生蟲病等亦常為本病的誘因。
寶寶蛋白質若長期供給不足,小兒會出現(xiàn)活動減少,精神倦怠,肌肉逐漸柔軟無力,形體消瘦,食欲減退,生長發(fā)育遲緩,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智力發(fā)育也受影響。因此要重視給小兒一定蛋白質的補充,但也不可過量,攝入過量蛋白質會加重小兒的代謝負擔。小編建議,應以滿足兒童機體需求為標準確定攝入量。
小兒補蛋白質注意事項
小兒補蛋白質,要吃到足夠維持正當平衡的量,那才足以應付身體的代謝及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量。那該吃多少才是適當?shù)牧磕?嬰兒攝取的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0%或15%,他們的健康情況并沒有差別。
小兒補蛋白質其實是有一定攝取量的,到一定年齡才可添加非奶類來源的蛋白質。通常在1-3個月不建議添加副食品而全以奶類為主要營養(yǎng)來源,4-6個月可添加水果類、蔬菜類及五谷類,而非奶類蛋白質來源則建議至6個月后再添加,因為考慮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腎功能以及食物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不建議過早添加非奶類蛋白質食物如蛋、豆、魚、肉、肝類,而一些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蝦、蟹、殼類海鮮、鮮奶、蛋白等食物,則建議至一歲后再添加;在添加副食品的注意事項上有以下幾點:
1、應依寶寶的需要來決定副食品的添加,不要強迫嬰兒吃。
2、需選擇具有豐富營養(yǎng)的食物,由易消化且最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開始,如水果類、蔬菜類或五谷類。
3、由少量的幾滴或一茶匙開始。
4、一次只能喂食一種食物,待其適應后再添加另一種。因為蛋、柑橘類水果、玉米產品、小麥、雞肉、
魚以及豬肉等等皆是非常常見的過敏原,因此在嬰兒滿6個月到1歲,添加嬰兒固體食品時,每次只能添加上述食物中的一種,以便于測試嬰兒對于何種食物具有過敏傾向。
圖片來源于銳景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