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孩子才能聽進(jìn)去?說話技巧你掌握了幾個?

育兒大師小編提問:家長說很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就是不聽。這可怎么辦呢?怎么說孩子才能聽進(jìn)去?
青少年成長教育學(xué)院資深教育顧問劉屏老師:我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注意眼神、面部表情、姿勢,這些因素在溝通過程中起到55%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與溝通時,表情是輕松的,眼睛看著孩子的眼睛,就算當(dāng)時的情緒激動也要按捺下了,讓自己冷靜地跟孩子溝通。以這樣的表情,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我的,無論做錯了什么,他們還是愛我的?!?/p>
接下來要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yán)重性。我們可以通過提高聲調(diào),加速語速來讓孩子感受事情的嚴(yán)重性。聲調(diào)在溝通過程中起到38%的作用。還有一個因素是文字,“文字”在溝通過程中起到7%的作用。
舉個例子,孩子去碰煤氣爐,這時家長可能就會想“我這個時候還要笑著看著他嗎?”。其實(shí)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聲量,“寶貝不要去摸這個地方或者寶貝先停下來。”。這樣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把孩子拉過來告訴他這樣做的危險性在哪。
如果家長很兇地說孩子,“不許動,這個不能碰!”。孩子第一反應(yīng)就會說我沒有碰,我不想這樣等等。所以當(dāng)家長責(zé)罵孩子時,孩子就會找各種的借口,各種理由去應(yīng)付。
我們和孩子溝通的目的是讓孩子懂得、明白你要說的事情,而不是告訴他“你錯了”。
孩子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不可能用一招來解決,這里有六招分享給大家。
1、幽默化解。
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去溝通。
2、借物喻人。
就是借其他人來打比方。把孩子身上的問題,安在其他人身上或者其他動物身上。
3、曲線救國。
不要直指目的,我們可以繞一個彎再回來。
4、低聲效應(yīng)。
有理不在聲高,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大聲對孩子說話,孩子越不想聽。但是你越小聲,孩子就會越關(guān)注。
5、點(diǎn)到即止。
很多家長特別是媽媽想象力比較豐富,說孩子的時候會拓展思維。接下來孩子的種種“罪行”就會全部說出來,孩子聽著聽著就不想聽了。
6、廢話少說。
沒有關(guān)系的事,就不要講下去。